李延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沈阳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全面深化医改,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指导方针,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网络,通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条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开展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措施着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模式,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夯实,农村地区卫生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持续提升。
虽然我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但通过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基层卫生体系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考验,在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力量仍旧薄弱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您在建议中关注到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投入不足”等具体问题一致,十分契合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长期坚持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重心,现将我市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沈阳区域卫生规划(2015-2020年)》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的具体规划,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原则和工作目标,指导各县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利用2年时间,按照全省工作部署,我市完成了52家(45家承包卫生院、7家民营卫生院)非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回收工作,实现了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办卫生院的目标。二是按照市卫健委、财政局、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印发沈阳市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以奖代补方案的通知》,积极争取以奖代补资金,对全市10家乡镇卫生院(辽中区5家、新民市4家、苏家屯区1家)进行改扩建标准化建设,每家卫生院拟申请省以上财政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同时市财政根据其不同规模给予奖补,到今年底前10家卫生院均可完成标准化建设。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和张雷书记在康平县调研时指出的问题,市委刘晓东副书记和市政府王少林副市长到新民市、辽中区进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调研,同时,市卫健委带队赴康平县和法库县进行调研。根据调研和基层反馈情况,市卫健委再次组织对村卫生室设备需求进行摸底和分析,在前期市政府投入9000万元配套资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新和添置6种常用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条件,对村卫生室配备和更新必要的设施设备。
二、实施“大病不出县”计划,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按照辽宁省“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在县域地区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进一步强化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推进县乡一体化,带动乡镇卫生院发展,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人员、资金、业务、药械和信息“六统一”。计划到2020年底,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面实施县域综合医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主要任务,有力提升县域地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不断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推进县、乡、村医疗机构的一体化管理,逐步实现基层医疗服务的“同质化”。
沈阳市于2019年底将康平县列为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积极配合和支持医共体发展,经过多轮调研指导和推进,目前康平县已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挂帅的医共体管委会,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和细化,其他3个县域地区(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也正在筹划制定县域医共体工作方案。
三、持续开展农村医疗人员招聘和人才培养
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市政府办公会议就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提出了公开招聘全科医生的意见。按照《关于开展全省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招聘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会议纪要》要求,我市每年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招聘,近年间,共招聘到岗936人补充到基层医疗机构。今年初,市卫健委已向市政府申请开展2020年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招聘工作,并与人社部门进行了沟通,拟根据基层机构实际需求,将招聘岗位进一步扩大至医、药、护、技等其它空缺岗位,继续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关于编外人员,目前我委直属市级医院采取同工同酬管理,对于基层机构编外人员,我们将采取招聘形式逐步吸纳到编制内,并指导区县参照市级模式推进同工同酬待遇。按照职称晋升有关要求,市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前要到区县基层医院执业和培训指导,推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我市创新全科人才培养和使用模式,提升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19年共选派255人进入转岗临床培训基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践培训和1个月的理论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加注全科医生,为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供人才储备。完成全科转岗在培学员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对上一年度的招聘的特岗医生进行岗前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考核;完成2016年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就业安置和赴乡镇卫生院履约工作。推进落实省卫健委关于全科专业的注册要求,规范全科医生注册管理,允许培训合格并在基层办理多点执业的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加注册全科专业。2019年末已超额完成每万人口配备全科医生工作目标,全市已加/注册全科医生达到2578人。
四、转变基层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按照沈阳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制定的《沈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沈阳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农村地区组建以乡村医生为主体、乡镇卫生院的专科医生和护士作为团队成员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签约服务内容本着个性化的原则,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基础签约服务包,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开展双方约定服务内容的个性化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贫困人口等作为重点人群优先全覆盖,力求以居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同时,市卫健委组织各区县卫健部门不断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考核等措施,持续提升和强化对农村医疗的监管和指导,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满意率、居民自愿续约率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不断得到居民的认可。
2020年,是沈阳市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基层提升年”,我委将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组建紧密整合型县乡一体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人员、资金、业务、药品和信息的“六统一”,不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