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建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的提案已经收悉,我委领导高度重视,部署中医药健康服务处积极沟通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办理,收集整理各单位对本提案的回复意见,完成对本提案的回复工作,现就提案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现状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秀的人文资源为依托,具备医疗服务、中医药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发展要素,通过多种旅游活动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疾病防控、文化传播的目的,需要建立以中医药健康文化为中心,养生健康、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老服务、中医药旅游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模式包括:生态型中医药健康旅游,即依托中药材规模标准种植、培育及生产加工企业,主要提供观赏、游憩、运动、鉴赏、研学、科普等旅游活动,并有文化体验类项目的旅游场所;人文型中医药健康旅游,即依托中医药相关的人文景观,如博物馆、历史遗迹、产业园、养生康体场所等,提供参观游览、文化展示、休闲参与等旅游活动,提供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服务项目;养生体验型中医药健康旅游,即依托具有特色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参与中医药活动,体验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等。
当前我市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正处在发展初期,自2017年以来,先后有8家具有中医药健康发展优势的在沈单位获评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包括2家省属三甲中医药医疗机构,1家省属高校中医药博物馆,1家沈阳市百年老字号中医药医馆,1家列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医药生产企业,1家中药资源种养和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基地和2家具有中医药养生和保健服务功能的旅游企业。此外,还有融中药花海观赏、道地药材种植、中医药科普研学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如辽中区汉夏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正在努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够、服务项目单一、设施设备老化、资金运转困难、缺乏专业运营人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困难等原因,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不足,各家单位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在全社会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亚健康规模扩大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日益增强,中医药健康旅游需求广泛,我市中医药健康领域具备多种资源业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二、逐步完善我市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体系
202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鼓励地方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开发更多体验性强、参与度高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吸引境内外消费者,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沈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指示要求,组织多个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印发的《沈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沈阳市中医药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均把推动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发展列入其中,提出“支持各家省级中医药健康示范单位对照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建设标准筹划未来工作,完善服务职能,增加服务内容,提高中医药服务标准。明确到2025年,培育2家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1家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优秀单位参加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评审。”的工作内容。
三、加强与驻沈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合作
充分利用我市高校集中的地域优势,帮助企业与相关高校建立业务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邀请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上门为企业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介绍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服务经验,提供科普宣传资料,将中医药科普融入企业发展。组织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中药材衍生产品开发和食疗保健药膳的专家到企业实地考察,帮助企业谋划产品开发,策划长远发展思路。联系中药经销企业,为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的企业提供优、劣中药饮片实物,设立实物鉴别区,增加旅游互动环节。2023年7月,组织4家中医药特色浓郁、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势头较好的企业参加由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首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高校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帮助企业与辽宁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建立联系,开展技术合作。
四、加强与省内同行业单位的相互交流
组织各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单位积极参加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培训,利用省中医药管理局搭建的平台,与省内同行业企业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避免走弯路。邀请部分示范单位负责人到盘锦鼎信百草园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学习成熟的建设发展模式,为企业负责人开阔眼界,完善发展思路。
五、加大对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人才培养力度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立支持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优化调整市属高校学科专业布点,围绕我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支持市属高校在新一代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等布局未来产业的新专业,在中医药健康、医学康养等领域积极培育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保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支持沈阳医学院做好沈阳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与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沈阳医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努力建成市级大学科技园,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尽力为企业发展宣传造势
联系各地政府部门,将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健康教育等活动场地设在企业内,将中小学学生、老年人引入企业,由企业提供中医药科普研学服务,展示企业服务优势,为企业宣传造势,扩大社会影响。沟通上级部门,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热情高、项目全的单位提供宣传机会,免费拍摄宣传短视频,在省级以上平台上推送,吸引更多的关注人群。
七、提高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目前,制约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政府没有部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缺少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发展涉及的单位没有财政支持,只是靠企业自身谋求发展;受防止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政策和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中药制造业整体规模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缺少线下药材交易场所,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均通过产地直接采购、网上从相关药品经营企业购进等方式购进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药材供货方均在外省。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行动起来,整合有限的资源,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形成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与文旅融合发展,积极促进花溪地温泉生态乐园等受疫情影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恢复经营和提质升级,推进汉夏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争创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培育融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科普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单位申报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加强对具有游览价值的中医药健康单位的宣传推广,着力打造精品中医药健康文化研学旅游路线。
最后,感谢宫建委员提出的宝贵建议,从建议内容不难看出您对我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的关心和重视,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也为我们工作提出了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建议内容,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现有资源,寻求在适合我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手段,努力为推进我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