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不要再为睡不好而烦恼
来源: 2019-01-24

你是不是?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反反复复总也睡不着 。

你是不是?续睡困难,半夜或清早醒来就再也无法入睡 。

你是不是?睡眠质量极差,多梦易醒,老是睡不深 。

你是不是?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恍惚、神经衰弱、焦躁、浑身乏力难受、记忆力下降 。

你是不是?用了各种安眠药、理疗仪都没有作用,反而越来越严重,现在离不开药物 。


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与新民大民屯储蓄所联合举办一场"如何拥有高质量睡眠"的线上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市精卫中心一病房副主任医师姜彦林为现场居民围绕百姓关心的睡眠问题进行讲解。


1期睡眠(思睡期), 2%—5% ,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眼球活动缓慢,肌肉活动放缓,易被唤醒 。

2期睡眠(浅睡期) ,13%—22% ,大脑活动缓慢,呼吸均匀,眼球活动停止。

3/4期睡眠(中-深睡期), 45%—55% ,对恢复体力和心理功能起重要作用 ,肌肉活动消失 ,很难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 20%—25% ,大脑对白天的经验进行整合,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则,眼球向各个方向快速运动,肢体肌肉暂时瘫痪。


1、新生婴儿 16-20 小时

2、幼儿 9-12 小时

3、儿童 9-10 小时

4、成年人 7-8 小时

5、老年人 5-6 小时

1、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

2、保护大脑 , 提高记忆力。

3、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情绪。

4、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及脑功能发育。

5、加快皮肤的再生, 预防皮肤衰老。


1、中国人睡眠指数得分66.5分,勉强过及格线。

2、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7小时30分钟 。

3、48.6%的中国人半夜醒来上厕所。

4、76.2%的职场人士上下班路上曾在车里睡着过。

5、四分之一中国人睡觉打呼噜。


1、社会快速发展下精神压力增加、睡眠-觉醒障碍发生率升高 。

2、精神疾病: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 。

3、躯体疾病: 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肥胖、免疫功能失调 。

4、认知功能受损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 、决策异常 。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睡眠卫生教育。

1、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

2、保持正常睡眠结构;

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和社会交往功能;

4、治疗其他伴发疾病,控制症状发展

【专家介绍】

姜岩琳,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一病房副主任医师 从事精神卫生工作15年,擅长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等疾病的诊治及精神分析、认知心理治疗等技术。对相关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