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沈阳市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安保工作方案的通知》,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关于印发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安保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起草背景
根据市安委办《关于印发全市2020年“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应急安保工作方案》(沈安办〔2019〕113号)文件精神,为保持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二、《关于印发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安保工作方案的通知》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促落实;分管领导抓实抓细,做到职责明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属地管理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分级分口把守,对“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坚决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管理漏洞,着力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二)深化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紧盯医疗卫生机构的要害部门、重要环节,加强对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组织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改,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基层一线科室、班组,着力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
1.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控。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医院诊疗区、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等重点场所以及消防车道等重点部位的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整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和违规使用易燃装修装饰材料、消防设施缺失损坏、消防疏散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破损等问题,有效管控火灾风险,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严防小火亡人事故。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控。严格落实冬季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建筑作业施工要求,强化对危险性较大作业安全监控、地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禁恶劣天气违规强行施工,严防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事故。
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控。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运行安全。
(三)强化生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抓实抓细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安全检查、督查巡查、暗访暗查中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和群众举报隐患,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制度,建立清单台账,挂账推进、动态清零。对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查处。要严格落实医疗卫生单位隐患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对隐患整改情况的重访,防止隐患动态反弹。
(四)加强应急救援响应准备。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要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时刻保持备战状态,落实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前置救援力量,现场布点、严盯死守,要安排应急处置力量在线备勤。遇有突发事件时,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准确处置。要完善应急响应指挥体系以及相关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指挥科学协同高效。
(五)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在“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要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 制度,严格执行工作信息和事故情况日报告制度。每日下午15 时前,各地区、各单位将当日检查情况和事故情况报市卫健委安全生产管理处,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突发事件,即发即报,不得迟报、谎报和瞒报。市卫生健康委将随机抽查各地区、各部门值班值宿情况。
(六)加强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市卫健委组成督导组检查各地区、各单位推进应急安保工作情况。同时,将对各地区、单位应急安保工作实施动态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各地区、各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成绩。
三、《关于印发全市医疗卫生系统“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安保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两节”和省市“两会”期间应急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分单位、分科室抓好各项安全生产保障任务落实。
(二)严格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严格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对于重大安全隐患要坚决责令停业整改,并一律实行地区政府、行业领域挂牌督办。
(三)严守纪律,确保信息畅通。各区、县(市)卫健局,委属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单位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做到“领导带班到位、干部值班在岗”,严格落实工作信息日报和周报制度,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