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7月2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指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和23项具体行动内容。
一、九项指标
9项指标中,包括2项结果性指标,3项政府工作指标,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1. 2项结果性指标
在未来的10年:
一是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要有所下降。
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2. 3项政府工作指标
这3项指标均以2022年和2030年为时间节点。
一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要分别不低于50%和90%。
二是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
三是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
这3项是未来10年中,对政府工作进行考核的硬指标。
3. 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一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
二是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三是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
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除了上述9项指标外,还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逐步建立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支持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共同生活,推动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等,这些同样是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指标。
二、23项具体行动
该行动的23项具体内容,即实现行动目标的详细路径,可以分为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等三个层面。
1. 个人和家庭层面。该层面有7项内容。
一是改善营养状况;
二是加强体育锻炼;
三是参加定期体检;
四是做好慢病管理;
五是促进精神健康;
六是注意安全用药;
七是要注重家庭支持。
2. 社会层面。该层面有4项内容。
一是号召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和关爱老年人,构建尊老、孝老的社区环境;
二是支持社会组织为居家、社区、机构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提供照护和精神慰藉服务;
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
四是鼓励健康服务相关企业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大力开展健康养生、健康体检、运动康复、健康旅游等多样化服务。
3. 政府层面。该层面共有12项。
一是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等内容的教育活动;
二是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
三是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四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五是深入开展中医药老年健康管理服务;
六是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七是全面推进老年医学学科基础研究,提高我国老年医学的科研水平;
八是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的复合型多层次人才;
九是加快提出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十是逐步建立完善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
十一是优化老年人住、行、医、养等环境,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
十二是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各地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鼓励引导老年人为社会做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