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权威解读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解读健康中国行动之八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来源: 2019-08-09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新的“施工图”。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7月26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有关情况。

会议透露,下一步,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将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部署,结合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健康需求,明确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重点安排。

一是完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政策制度

研制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加强体育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专门文件。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校医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备比例等考核指标作为重要导向,为实施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强化学校体育改革

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着力改善师资、场地、设施、运动风险防范等办学条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持续推进篮球、冰雪运动、网球等学校体育项目,通过学校体育改革,让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三是深化健康教育

研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健康教育大纲,确定各教育阶段健康教育必知必会的知识与技能。持续推进“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健康教育资源供给。组建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研究、评估、指导作用。加强健康教育教师、校医、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推动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四是落实减负措施

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强化政府管理监督等方面,将减负三十条逐项落实到位。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

五是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每年组织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确保准确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开展好新一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实施监测与调研,为加强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六是持续抓好近视防控

把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作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核心指标,作为检验减轻课业负担、加强学校体育、教会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尺,着力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升上去、近视率降下来“一升一降”目标。在前期召开视频会议强化部署、与省级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推进改革试验试点、组建专家宣讲团等基础上,系统总结《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印发一年来的工作进展,筹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研制出台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办法,督促地方落实近视防控责任书,把“年底交账”的刚性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