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关于推动我市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养老产业的提案(第572号)的答复》
来源:中医处 2024-05-08

沈卫提案〔2024〕41号


关于推动我市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养老产业的提案(第572号)的答复报告

陈美霖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我市中医药发展服务健康养老产业》的提案已经收悉,我委领导高度重视,部署有关处室共同开展专项研究讨论,同时对提案中涉及我委职能以外的部分内容商请市民政局予以协同办理,收集整理各单位对本提案的回复意见,现就提案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市直相关部门一直通力协作,研究摸索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健康养老工作的措施办法,协助各级医疗机构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日常养生保健、常见老年病早期干预、病中医养并重、病后康复治疗等方面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效果。通过深入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讲、设立健康知识宣传栏、建设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在网络媒体上播放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片等多种宣传方式,向老年群体宣传中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推广中医药基本知识和简便易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中医适宜技术,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调养的能力。支持和鼓励各级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提供上门服务,在本机构内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预约诊疗、上门提供康复治疗、免费义诊、建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档案、发放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册等服务,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均能够独立承担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任务,大部分与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有15家医疗机构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一、不断完善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性指导  

    2022年3,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强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向农村、社区、家庭下沉。逐步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推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加入老年医学科工作团队和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特色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中培育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在医养结合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沈阳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指示要求,组织多个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印发的《沈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沈阳市中医药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均把推动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发展列入其中,提出“支持各家省级中医药健康示范单位对照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建设标准筹划未来工作,完善服务职能,增加服务内容,提高中医药服务标准。明确到2025年,培育2家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1家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优秀单位参加省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评审。”的工作内容。

    二、稳步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健康养老工作展开

    引导医疗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鼓励养老机构引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养老机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合作。目前,全市279家养老机构均可通过内设护理院、医务室、签订医疗服务协议等方式开展医疗服务。今年,结合“健康沈阳”“品质养老”两大民生工程,推进医疗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指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增设护理站、医务室、健康管理站等,或引入有服务资质的机构开展刮痧、拔罐、艾灸等中医技术开展养身保健和健康干预。指导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双向对接,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问诊、体检、中医药健康管理、转诊等服务。为提升老年人体验感,市民政局依托“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开发了“沈阳养老”小程序,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了线上点单的“指尖养老”服务,实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服务健康养老工作

    根据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智慧中医”建设项目,围绕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服务效果展开工作,为患者特别是行动困难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中医医疗服务。建设市县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挖掘、整理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特色诊疗适宜技术,对其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对符合要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遴选推荐,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师资队伍,组织做好适宜技术培训。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老年健康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制定老年病科设置计划,力争到2024年底,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设置达到50%以上;到2025年底,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设置达到60%以上。加强中医老年病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安宁疗护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老年病科诊疗服务,加强中医老年病科专科专病建设,提升临床疗效和服务效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2020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区两级15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涵盖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中医治未病专科联盟,2021年制定了《加强我市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优化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截至2023年底,我市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设置了治未病科,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10余种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能够提供中医体质辨识项目服务。加快推进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药养生保健能力明显增强,中医治未病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及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预防保健中的优势发挥显著。

    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

    以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为标杆,鼓励在医疗机构内开设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推动社区卫生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积极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组织包含中医药专业人员在内的医疗服务团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预疾病防、体质辨识、康复指导、适宜技术推广等中医药服务,利用微信、QQ等通信平台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线上开展健康咨询、巡诊问诊活动,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积极支持医疗机构,如辽中区中医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开办养老院,同时也为养老机构内部开展医疗服务提供技术帮助。中医治未病服务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不断拓展,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岁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基本满足全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五、努力打造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龙头单位

    指导各家省级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对照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基地建设标准完善服务内容,加强科室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对以沈阳市安宁医院为代表的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成效显著、社会效益好、影响力大的示范单位进行服务能力评估,指导其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持其申报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基地,成为全市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标杆,带动更多的中医医疗机构参与到健康养老服务工作中。

    六、逐步扩大中医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将中医药元素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提升旅游体验感,以省中医药管理局“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建设任务为牵引,对中医药发展势头好、基础建设较为健全的单位积极扶持。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旅游单位和医疗机构牵线搭桥,在定期到旅游单位开展中医院科普知识宣传、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指导旅游单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联系地方高校为企业传授开展中医院科普知识宣传服务经验,提供科普宣传资料,将中医药科普研学融入企业发展。组织中药衍生产品开发和食疗药膳研究的专家实地考察,帮助企业谋划产品开发,策划长远发展思路。

    七、加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作宣传力度

    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将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单位纳入当地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健康教育等活动中,通过组织健康讲座、举办健康展览等活动,向老年群体宣传中医药养生知识和保健技巧,为机构宣传造势,扩大社会影响。沟通上级部门,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热情高、项目全的单位提供宣传机会,免费拍摄宣传短视频,在省级以上平台上推送。

    最后,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从提案内容不难看出您对我市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提案内容,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现有资源,寻求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能力的方法手段,着力在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政策、机构、人员、技术、产品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努力推进我市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