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提案〔2024〕82号
关于做好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提案(第608号)的答复
史科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做好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提案”我委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临床救治病患所需要的血液不能人工制造或是用其它的药物所代替,只有靠广大健康的、适龄的公民无偿献血来获取。我市作为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医疗资源最集中的核心城市,接收诊治其它省、市的疑难重症患者已成为工作常态,直接导致我市血液供需呈现“一城人群献血,多城病患用血”的不平衡状态,乃至临床用血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供血队伍相对不足,呈现较大“缺口”,为了救助那些需要输血救命的患者,我市各相关部门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了我市临床急诊急救用血的安全供给,现将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无偿献血制度建设,保障献血者权利和义务
为了将献血工作纳入地方性法规,我委自2022年起便申请制定《沈阳市献血条例》,并被列入了2024年沈阳市人大立法正式项目。目前该《条例》已经通过了市人大的初审,并于5月8日在《沈阳日报》上进行了社会公示和征求意见,按照立法工作计划,6月份将接受市人大第二次审议,明年将正式出台。《条例》(草案)共27条,分别从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献血制度、政府领导、宣传动员、应急管理、采供血要求、献血激励和保障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政府领导中,突出区、县(市)级政府在所辖区域的主体责任,将符合国家要求的驻沈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沈高校的献血工作通过所在区进行属地化管理,有利于高效完成献血工作任务;二是明确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在无偿献血工作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设制了采血点位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为市民参与无偿献血提供了便利;三是制订专门条款,扩大享受献血者用血待遇的亲属范围,由仅包括父母、子女和配偶的直系亲属扩大到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在内的近亲属;四是不仅对达到要求的献血者实行三免政策,还对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予以更高程度的肯定。
二、加强献血宣传,创新形式与时俱进
我市血站开通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媒体平台,近年来已经加大了宣传力度和频度,制作和发布了一些受市民关注和易于传播的献血知识、献血政策和献血常识方面的科普视频,同时结合世界献血者日等大型活动和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积极进行无偿献血的推广和宣传。计划年内对部分献血屋进行翻新,届时会着重考虑添加文旅热点元素。同时与和平区政府、太原街街道办基本达成一致,在太原街献血屋建造一个兼顾公益元素和文旅属性的无偿献血网红打卡点作为试点项目,如果该宣传形式达到预期效果会计划逐步向其他献血点位扩展。
三、借助血站官方平台,完善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能力
为了使献血者在我市献血更加便利,我市沈阳中心血站一直致力于线上服务形式的完善和推进。虽然我市建有统一的政府服务平台,但是在申请程序、审批流程和献血者信息共享方面还存在需要协调的要点。为此,沈阳中心血站充分挖掘了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在疫情期间就已经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沈阳中心血站” 上搭建了“献血关爱”小程序,其中已经具备了“自助登记”“献血预约”“血检查询”“献血点查询”等功能,并且在“献血足迹”一项中可以查询本人既往的献血记录。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省均要建立省级的用血费用直免操作平台,实现患者在医疗机构就可以进行血费核销,由于考虑到省域内城市之间的医疗行为互动比较频繁,所以血费直免平台的最小层级是省级,而我省卫健委虽然一直在积极的推进,但目前还没有完全落实。我委会向省卫健委积极建议并努力推进此项工作的落实。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