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建议〔2024〕5号
关于沈阳市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子地图与120调度指挥系统联通的建议(第0015号)的答复
侯爱洁代表:
您关于在沈阳市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子地图与120指挥调度系统联通的建议我委已经收悉,首先感谢您对维护百姓生命健康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理解。就像您的建议中所说,我国每年死于心源性疾病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例在54万人以上, 而院外心脏骤停病例抢救成功率不足1%。大量循证证据表明,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应用包括高质量的心脏按压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除颤等,可以提高发病者的生存率, 其中 AED 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沈阳市重点公共场所全面统筹、合理安装AED,实现网格化布局,使老百姓短时间内可及。利用智能技术生成沈阳市AED的电子地图,人民群众通过下载小程序即可以进行查询,实现 AED 电子地图与120调度指挥系统的联通,并在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现场实施抢救。近年来在AED与120联通、现场指导急救和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急救知识方面,我委做了如下工作:
一、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子地图与120指挥系统联通
沈阳急救中心调度指挥系统二期改造作为2023年市高质量发展信息化项目中的子项目,正在按照计划逐项推进。沈阳市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子地图已经先期通过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公众号做以标记展示。2024年将完成沈阳市自动体外除颤器电子地图向志愿者展示,通过志愿者系统与120指挥系统对接;120指挥系统与急救志愿者所在位置对接;患者身份证急救系统自动识别;120指挥系统与市内15家医疗机构16个急诊点位互联互通,实时传输患者生命信息和抢救处置情况,提高急危重患者区域协同救治能力。
二、120通过高级在线调度生命支持系统对急救现场实施指导
2023年通过高质量发展信息化项目,沈阳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不断完善和拓展其功能,通过高级在线调度生命支持系统(ADLS)对急救现场实现自救互救指导。截止目前,已经开展危重患者急救指导50余次,其中包括心肺复苏、小儿异物窒息、癫痫抽搐等的指导,救治成功10人。
三、通过法律明确要求公共服务人员接受急救知识培训
2023年10月1日起颁布的《沈阳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鼓励消防救援人员、公安警辅人员、保安、教师、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和乘务员、导游等参加急救培训并掌握急救技能。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并结合实际需要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沈阳市政府已经通过立法形势,确立了相关公共场所公务人员必须接受初级急救知识培训。《条例》对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急救医疗服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院前急救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明确各行各业对急救技能掌握的要求,以此不断推进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使更多市民获益。
四、沈阳急救中心多措并举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沈阳急救中心利用其急救培训基地每年直接为公众提供各类急救培训大约5000人次;通过急救志愿者团队向社区、企事业单位推广急救知识培训每年二十余次;与大学、中学联合设立急救培训基地,在学生中开展急救知识教育;通过“辽海讲坛”、健康大讲坛、沈阳急救中心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普及宣传急救自救常识,年获益受众达万人。沈阳急救中心每年对数百名乡村医生及社区医生进行相关培训,目的就是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应急救助能力。目前市健康教育中心也利用各种媒体途径和宣教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培训健康与急救常识。沈阳急救中心2008年成为美国心脏协会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欧洲心肺复苏协会定点培训基地,有用高级资质的急救导师二十余人,每年参与社会公众急救知识普及课程三十余场。
五、组织宣讲团走进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为市民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沈阳急救中心配合市卫健委“六进活动”,组织急救知识宣讲团队进部队、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单位,每年为广大市民讲解急救、自救常识三十余场,受众五万余人。讲师们现场教授广大市民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常见病多发病急救等内容,获得市民广泛好评。为了倡导急救知识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讲师团每年寒暑假为全市中小学生、小记者团队等开办免费学习课程,学习内容简单生动,方便学习记忆,深受同学们喜爱。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