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沈阳
二十四节气|又是一年“惊蛰”时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来源:宣传处
[字体: ] 打印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界万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雨水也会增多。由于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因此“春捂”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那么惊蛰有哪些健康的习俗呢?

一、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等。春季之气与肝气相通,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可清热滋阴,养肝护肝,令五脏和平,减少病邪来袭。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故而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二、春季也要勤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多在户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大家刚刚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大家常说的“春困”是什么呢?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逐渐变的温暖宜人。似乎大家时常会不约而同得感觉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因此,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才能让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更为精力充沛。在此给您一个小建议: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更有利于入睡;

2.适当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更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


作者:左光耀

来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编辑:黄琬淇

校对:杨薇 陈泽明

初审:孙颖

审核:徐江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