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沈阳
健康科普堂 | 健康-从“头”做起
来源:宣传处 2022-11-02

【导读】中国睡眠研究协会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居然高达38.2%,这就意味着,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人里,就有1个人曾经历过或正受着失眠的折磨。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病机多由于痰浊阻滞、气机上逆、困扰神明,或脾胃虚弱、或胃气不和引起的夜寐不安,即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或因肝郁化火、肝阳上亢、阴不潜阳、或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不寐。因此中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大家改善失眠症状。

一、中药调理

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结合临床症状、舌脉特点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予以方药。常用方剂有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归脾汤等。

二、中医外治法

1.耳穴压豆:选取能调节睡眠的耳穴如神门、皮质下、枕、交感、心、肝、脾、肾、胆、胃进行耳穴压豆,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缓解失眠。

2.穴位按摩:失眠常用按摩穴位有,失眠穴、神门、四神聪、内关、三阴交等,用指关节或拇指按揉,稍稍用力,每次按揉3~5 分钟,两侧都要按到。

3.针灸疗法:选用的穴位有百会穴、四神聪、印堂穴、风池穴、失眠穴、申脉穴和照海穴。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同时配合不同的穴位。眼针治疗可选用上焦区、心区、肝区等,可以睡前穴位按摩,也可以埋针治疗,疗效显著。

4.辅助疗法:

(1)梳头:用牛角梳或者用手指分开梳理头发60次,顺便轻轻按压头顶,可以缓解疲劳和减轻精神压力,治疗头胀头痛,预防失眠。

(2)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让耳朵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到自觉微累为止。节律以每分钟50-60次,停止弹击后,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你便会很快入睡了。

(3)五指抓拿法:按摩者取坐位,用右手五指分别置于头部督脉、膀胱经及胆经上,自前发际推向后发际5-7次。

(4)药枕疗法:取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碾成粗末,拌匀备用,用纱布缝成枕芯袋,将药置入其内,制成枕芯,再外套枕套即可。


【本期作者】

姜润哲,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


编辑:冯 雪 陈泽明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