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沈阳
健康科普堂 |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认识误区
来源:宣传处 2022-10-20

【导读】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在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2.1亿人存在骨量减低,而骨质疏松带来最大的危害是骨折,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其中每年新发椎体骨折约有181万人、髄部骨折病例为23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骨质疏松虽然发病广泛,后果严重,但是现今社会对骨质疏松认知度低,治疗的依从性差。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可出现骨痛。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

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时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脆性骨折: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即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频率最高的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发生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千万不能大意,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测量表、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测量等方式确诊,之后进行规范化的骨质疏松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但是老年人对骨质疏松治疗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防治骨松只需单纯补钙。很多人都知道预防骨质疏松需要经常补钙,但光吃钙片是不够的。钙需要在活性维生素D3的帮助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单纯补钙并不能改善骨质疏松,两者不能划等号。晒太阳时人体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3,冬天偶尔出门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健康。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危害老人健康。大家常认为的骨头汤能补钙也是不对的,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补钙牛奶为佳,同时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咖啡因多的食物。

误区三:骨质疏松没什么大不了。骨质疏松不只是平时的腰酸背痛而已,发生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对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危害极大。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感觉不明显,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治疗。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误区四:为了防止骨折尽量别活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加重后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预防骨质疏松要及早开始,平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规范的治疗,能帮助您更健康的生活!


【本期专家】

王劲松,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骨一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冯 雪  朱天乐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