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沈阳
把健康带回家 | 胆石症的治疗
来源: 2019-02-20

【编者按】又是一年新春到!为更好的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健康沈阳》头条号从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刊发《把健康带回家》专辑,每天都安排1-3条健康教育专家撰写的跟过年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以飨读者。“健康科普堂”待正月十五后再恢复刊发。


【导读】

哪些人容易患胆石症呢?

有哪些临床表现及危害?

得了胆石症该如何治疗?

人没有“胆”行吗?

如何预防胆结石?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江宁介绍说,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在15%左右。医学研究发现下列人较易患胆结石:

1.胆结石病人中女性占70%;

2.遗传因素参与了胆结石的发生;

3.中老年人;

4.饮食习惯不良者;

5.日晒过多者;

6.运动过少者;

7.蛔虫感染者;

8.肝硬化者。


急性:右上腹持续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及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发热等。体检见胆囊区压痛明显,多有墨菲氏征阳性。

慢性:表现不典型,多有胆绞痛病史。平素可有腹胀、嗳气、厌油等消化不良症状。体查时胆囊区有轻压痛。

许多中老年人在体检时,通过“B超”而发现了胆石症。一般都感到惊奇:平时好端端的,毫无不适之感,怎么会有胆结石呢?其实,这就是“无症状胆石症”,所谓无症状指没有胆绞痛,因结石未嵌顿,几乎无症状,甚至终生不被发觉。有时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嗳气等,进食油腻后明显。

危害:

① 结石嵌顿时可引起穿孔,疼痛剧烈。

② 合并感染时,可出现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③ 可诱发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或胆心综合症。

④ 胆汁反流,可出现急性胰腺炎。

⑤ 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诱发胆囊癌。

⑥胆汁瘀积性肝硬化。


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现多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需时约40分钟-1小时,简单而安全。若胆囊因慢性发炎而与周围的胃、十二指肠、大肠或大网膜粘连则需要较久的手术时间,或改为传统剖腹式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的优点:

1.创伤小;

2.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一般术后第一天即可进食;

3.身体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4.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并发肠粘连、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等的机率大大减少;

5.疤痕小。


非手术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控制感染,消炎利胆、解痉止痛,全身支持对症治疗。

王江宁主任还提醒大家,一些瞄准胆结石病人的排石、溶石治疗的广告满天飞,但实验证明,所谓的溶石疗法根本不能溶化人体内的结石。对待这些非手术治疗胆结石症的方法要慎重。结石若卡在胆管必须及时手术取出,否则就会引发急性胆管炎或胰腺炎,从而带来生命危险。目前胆结石的有效治疗就是手术取出,服用消炎利胆类药物只能控制症状、缓解病情,并不能去溶石排石。所以查出胆结石一定要接受正规治疗,切勿轻信广告。

胆囊被切除掉,行吗?答案是:“行”!因为当胆囊被切除后,人体的胆总管可代偿胆囊功能。但切除胆囊后对身体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部分病人术后一周左右会出现腹泻不适,是因切除胆囊后,从肝脏分泌的胆汁没有经过胆囊的浓缩及规律性排放而直接且较多量地排入肠道,肠道受刺激而致肠蠕动,影响脂肪性食物的消化,故病人切除胆囊后可出现消化不良,如腹泻、腹痛不适等情况。但病人无需担心,当出现腹泻时,可服用一些药物,并配合低脂饮食,可减轻或解除症状,经过1周-1个月后可痊愈。所以说切除胆囊并不可怕。

胆结石的形成与消化系统有关,而且具有遗传倾向,有规律地进食(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适当习食纤维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可以预防胆结石的生成。


王江宁,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腹股沟疝,大隐静脉曲张,对于胆石症、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