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三年来,疫情起伏无常,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更强。沈阳本轮疫情历时近两个月后已复工复产,很多人因为长时间居家,体能难免有不同程度下降。当下正值夏季,人们纷纷开始进行户外的体育运动以促进身体健康。但需要提醒的是,不科学的运动往往会带来身体的伤害,如跟腱炎、脚踝扭伤、膝关节积液、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腰扭伤、网球肘、肩袖损伤等,不当或过度运动同样有损健康。那么怎样运动才合适呢?
一、运动时间和频次
有研究表明,从时间长度来说,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在45~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会减弱,大于60分钟,不仅没有更高的收益,还容易产生负效应。频次上,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所有运动中只有散步的频次可以稍高一点,最多可以一周6次。
二、合适的运动项目
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研究发现,对普通人健康最有利的,是团队锻炼、骑单车、有氧体操这三项。其中挥拍运动(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可降低47%的死亡率。此类运动可以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头与肱三头肌,有效增强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协调,特别是腿部肌肉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可以促进大脑快速进行紧张思考,有健脑功能,也能让眼睛进行调节运动,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是全身受益的运动。
三、不同年龄段的最佳运动时间
最佳运动要分人群,不同年龄段也要有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人民日报曾发布文章,揭示了不同年龄段的最佳运动方式。
1~7岁:游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游泳不仅能调节心肺功能,还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8~25岁:球类运动。这个年龄段,球类运动能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有助于肌肉和骨骼发育。
26~45岁:爬山、慢跑。这个阶段的人,处于生活、事业的爬坡关键期,压力较大,容易诱发慢性病。爬山和慢跑既能改善心肺耐力,加速新陈代谢,还能缓解压力。但是,肥胖和关节不好的人不建议经常爬山。
46~65岁:健步走、力量锻炼。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运动应以安全、简便、能稳定肌肉群为主。健步走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静蹲、举哑铃等力量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
65岁以后:弓步练习。此年龄段处于身体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走路容易跌倒,建议多做稳定性练习,如仰卧举腿、弓步等。此运动应由较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运动,都要注意控制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每周3~5次最能使心理健康达到最佳状态。另外,运动后还要注意进行身体各部位的适度拉伸,避免肌肉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某种紧张状态。一旦因运动不当造成身体不适,切不可大意,要停止运动适度休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最后提醒大家,居家锻炼时,活动方式一定根据自己的体质状态和运动基础,要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和强度,既不走形式,也不过度运动,同时室内运动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也是很必要的。
【本期专家】
衣菲,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冯 雪 朱天乐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