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基层信息
社区义诊识真疾,阿姨的“眩晕症”被专家当场否定背后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沈阳二四五医院
[字体: ] 打印

冬日暖阳下,沈阳二四五医院专家团队深入长安小区开展义诊。神经内科周敏主任面前,一位面带愁容的阿姨诉说着困扰她三周的痛苦:“医生,我这眩晕症又犯了”。

潘阿姨描述的症状再熟悉不过: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尤其在向右转头或翻身时严重。这句许多中老年人常挂嘴边的“自我诊断”,却让周主任心中警铃大作。她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眩晕症”,而极可能是“耳石症”在作祟。

拨开迷雾,找出真凶

“这不是普通的眩晕,很可能是耳石症,医学上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周主任耐心解释,“您需要到医院做个专业检查确认一下。”

次日,潘阿姨来到沈阳二四五医院头晕头痛门诊。修畅医生运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通过精密控制患者体位,在完成标准诊断试验的同时,实时捕捉特征性眼震,很快确诊为“右后半规管耳石症”。

随即,医生启动了对应的Epley复位程序。通过一系列连续、稳定的体位变换,精准引导脱落的耳石回归原位。治疗结束后,潘阿姨惊喜地发现,困扰她数周的眩晕症状明显缓解了。

从治愈到预防的健康启示

四天后,潘阿姨返院复诊。经过系统评估,她的耳石复位治疗效果显著,眩晕症状已治愈。

令人欣慰的是,康复后的潘阿姨主动当起了“健康科普员”:“身边不少人有类似困扰,我回去都给他们讲了——头晕不能简单归咎于‘眩晕症’,关键要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

“医生这个职业很伟大,不要你记住什么,只要患者记住了你一切都值得!”潘阿姨表示。她的转变,恰恰揭示了当前群众的健康认知困境:当身体发出预警信号时,如何科学辨识、正确就医?这也反映了老百姓的健康需求不仅仅要“看得上病”,更要“看得对病、懂得防病”。

专家科普:认识耳石症,不再“头晕”

1.什么是耳石症?

周敏主任解释,耳石症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头位变化相对于重力变化所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

“就像耳朵里有些小石子迷路了,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它们‘回家’。”周主任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

2.哪些人容易得耳石症?

该疾病在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绝经后女性中尤为高发。近年来医学研究已明确,其发病与体内维生素D水平偏低、钙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3.耳石症如何治疗?

修畅医生介绍,耳石复位治疗是首选且最有效的方法。医生会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头位变化,利用重力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位。一次复位治疗的有效率可达80%左右。

4.重要提醒:切勿自行复位

两位专家特别强调,患者切勿根据网络视频自行复位。因为耳石可能脱落在不同的半规管,需要由专业医生判断后采取针对性的复位手法,自行操作可能无效甚至加重症状。

预防胜于治疗:远离耳石症的四大建议

1. 合理补充维生素D与钙质:多食用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保证每日充足的日照(每天在阳光下活动20-30分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治疗。

2. 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每晚睡够7-8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避免快速头位变化:起床、翻身、低头捡东西等动作要放缓。

4. 控制相关慢性病:积极管理高血压、高血糖等,因为它们可能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

健康守护,从社区开始

对此,沈阳二四五医院院领导表示:“常态化开展义诊与健康科普,就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把这些‘身边的医学’讲清楚、说明白。这正是将医疗服务从‘治已病’向‘治未病’关口前移最务实、最有效的体现。”

潘阿姨的就诊经历,从社区的初次相遇,到门诊的精准解决,再到康复后的主动传播,生动勾勒出沈阳二四五医院“守护百姓健康”的清晰路径。这背后,是医院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区的坚定步伐;是依托精准医疗技术,解决百姓切实病痛的硬核实力;更是通过常态化科普与义诊,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深远布局。

【编后】

治愈一人,推动一个家庭乃至一片区健康素养的提升——这正是优质医疗服务的真谛所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道路上,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健康守护者,步履铿锵,坚定前行。

作者:陈泽明 李妍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沈阳二四五医院

编辑:阎佳

校对:董秀娟

初审:权力

审核:崔乐文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