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沈阳,秋意渐浓。沈阳市大东区上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防科医生芦伟,像往常一样忙碌着。这时,一个从浅草社区寄来的特殊包裹,打破了诊室的平静。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面红底金字的锦旗缓缓展开——这不是她第一次收到锦旗,却是每一次都让她心潮难平。寄件人,是一位她长期关注的精神病患者家庭的子女,一名刚刚在她帮助下踏上大学征程的年轻人。
作为深耕基层的精神卫生防治医生,芦伟的工作远不止于开药、问诊。她常说:“我们医治的不仅是患者一个人,更要温暖他们背后的整个家庭。”在长期的社区走访中,她敏锐地发现,许多患者家庭的子女,正背负着超出同龄人的沉重——生活的困顿、旁人的目光,以及那份深藏心底、对未来的迷茫。
在社区组织的精防助学活动中,芦伟的目光总会格外关注那些即将高考的学子。她深知,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可能是一个家庭扭转命运的唯一希望。今年夏天,一位准大学生的困境揪住了她的心:孩子争气,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可家中因长期为亲人治病,已捉襟见肘,连一台学习必需的笔记本电脑都成了奢望。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上。”这个念头促使芦伟立刻行动起来。她自掏腰包,精心挑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到了学生手中。这份礼物,解决的不仅是学习的燃眉之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鼓励与期许。此后,她的关心并未停止,时常通过电话和消息,询问大学生活是否适应,鼓励他轻装上阵、勇敢追梦。
这面崭新的锦旗,已是芦伟医生收到的第三面。每一面背后,都藏着一个被点亮的人生。此前,她曾为渴望学习技能的患者子女奔走联系培训资源,也曾为陷入自卑的青少年进行长期的心理疏导。她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为这些在风雨中飘摇的家庭子女,铺就了一条更为平坦温暖的求学之路。
“一面锦旗,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手抚锦旗,芦伟医生的话语朴实而真挚。这一面面锦旗,不仅是患者家庭发自肺腑的感谢,更是对她多年来坚持“既疗心疾,亦抚人心”工作理念的最佳印证。
大东区卫健系统将继续以专业守护百姓健康,以仁心温暖万千家庭,用真诚与行动,深刻诠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人文真谛。而芦伟医生的故事,正是这宏大图景中,一抹格外温暖而亮眼的光彩。
作者:赵培妍
来源:沈阳市大东区卫生健康局
编辑:刘畅 王一尘
校对:陈泽明
初审:张晔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