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基层信息
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系列活动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字体: ] 打印

2025年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主题为“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关爱”。为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积极开展预防和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阿尔茨海默病日系列活动。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线下线上联动提升百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度。

线上科普直播 传递守护妙招。9月17日晚,神经内一科主治医师尹静茹和包一贺以“守护老小孩,让遗忘更慢一点”为主题,开启阿尔茨海默病公益科普直播。直播中,两位医生结合临床典型病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如记忆减退、语言表达困难、行为异常等,纠正了“老糊涂是正常衰老”的认知误区。针对网友关心的“如何预防”问题,他们从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社交互动、脑力训练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并在线解答了“家中有患病老人该如何照护”“早期干预有哪些有效手段”等热点问题,有效拉近了公众与疾病知识的距离。

线下大型义诊 提供精准服务。9月18日上午,市五院门诊大厅热闹非凡,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联合影像科、核医学科、分子生物实验室、检验科、康复医学中心等多学科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义诊团队。活动现场设置了认知评测区、咨询诊疗区、资料发放区和科普讲座区四大功能区域。在认知评测区,专家通过专业量表,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进行免费认知功能筛查,细致评估记忆、注意力、执行能力等指标;咨询诊疗区里,多学科专家协同作战,针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同时为已患病患者调整治疗计划;工作人员还为有需要的群众免费发放黄手环60余个、科普手册150余份。此外,神经内一科主任王金春还现场开展小型科普讲座,用生动案例讲解疾病防治要点,吸引了百余名群众驻足聆听。

多维科普传播 扩大知识覆盖。为让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知识触达更多群体,神经内一科提前策划,精心制作了科普短视频,撰写了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重点介绍家庭照护技巧和早期识别方法。这些内容通过医院官方服务号、视频号及多家媒体平台发布20余次,受到广泛关注,为公众搭建起科学的、便捷的疾病知识获取渠道。

沈阳市红十字医院:组织为期一个月的“记忆与爱同行”阿尔茨海默病主题宣传义诊活动,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近1个月以来,医院老年医学科、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医护团队组织开展以“记忆与爱同行”为主题的阿尔茨海默病宣传义诊活动,足迹遍布多家养老中心、社区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医疗人员讲授相关健康知识,向社区居民开展脑健康科普宣讲、认知功能筛查及义诊服务,将专业医疗关怀送到群众身边。此次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赢得了来自基层医护人员、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和高度好评。。

大东区卫生健康局:组织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知水平。

9月21日,大东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疾控中心、上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津桥街道法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核心理念,开展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对疾病的科学认知水平。活动现场设立宣传展台、健康咨询台和专题讲座区,构建“宣传—咨询—教育”一体化服务模式。医护人员用通俗语言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程发展及典型表现,重点强调早期记忆减退、物品摆放错乱、社交主动性降低等“信号”需警惕。同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议老年人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坚持戒烟限酒,多动脑学习、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出现早期迹象及时就医、尽早干预。现场还通过问卷调查和互动问答增强居民参与感,共发放宣传材料50余份。

此次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和关注度,帮助公众树立正确就医理念,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的信心与能力。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实际行动普及疾病知识、传播健康生活方式,为百姓搭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便捷平台,为健康沈阳建设注入力量。

作者:陈泽明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柴杨 王宝瑞 刘畅

校对:董秀娟

审核:崔乐文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