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宝宝呛奶急救与喂养防护全指南
时间:2025年11月17日 来源:沈阳急救中心
[字体: ] 打印

这是一份关于宝宝呛奶急救的科普指南,核心是指导新手父母区分并处理轻微呛奶与严重呛奶(窒息)的情况,请新手父母查收。

一、核心原因

1.轻微呛奶:表现为宝宝咳嗽、哭闹、面色微红/青,奶液从嘴角流出;原因是奶水误入气管但宝宝可自主咳出;处理核心是“体位引流+鼓励咳嗽”,步骤包括:侧卧防反流、清理口腔、拍背(头低脚高姿势)、观察呼吸。

2.严重呛奶(窒息):表现为宝宝无法咳嗽/发声、面色青紫、表情痛苦等;原因是气管被完全堵塞;后续处理(如海姆立克法,并立即送医)。

二、关键因素

1.宝宝咳嗽时不要打断,这是其自主清理气道的过程。

2.操作需轻柔,避免将奶液推得更深。

三、急救原则

1.严重呛奶(窒息)需立即抢救,黄金急救时间仅4分钟,禁止喂水等无效操作。

2.操作同时需拨打急救电话120,核心是交替进行背部叩击与胸部冲击。

四、操作步骤(1岁以下婴儿)

背部叩击法:

1.姿势:婴儿俯卧于成人前臂,头低脚高,用手托住下巴(不遮盖口鼻),前臂支撑于大腿。

2.动作:用手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向前(朝头部)叩击5次,力度以尝试排出异物为准。

胸部冲击法:

1.转换姿势:若背部叩击无效,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仍头低脚高)。

2.定位: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的胸骨处。

3.动作:用食指+中指快速向下按压胸骨(深度约胸廓厚度1/3),连续5次。

婴儿气道异物梗阻(如严重呛奶)是危及生命的急症,海姆立克法通过外力冲击产生的气流,帮助排出堵塞气道的异物,是国际公认的急救技术之一。操作需注意力度适配婴儿体型,避免造成损伤。

五、喂养防护:避免呛奶的关键细节

1.环境安静:喂奶时勿逗弄、惊吓宝宝,避免其大哭/大笑。

2.姿势正确:不躺喂、不斜抱喂;不让宝宝平躺着吃奶。

3.控制流速:母乳喂养时奶阵过急时,可用剪刀手夹住乳晕减缓流速;奶瓶喂养应选合适孔径的奶嘴,挤奶时确保奶液“一滴滴流出”(而非喷射状)。

4.及时拍嗝:喂奶中(如喂至一半)、喂奶后,需竖抱宝宝趴在肩头,轻拍背部直至打嗝。

5.喂后护理:喂奶后不立即平放宝宝,可保持右侧卧位,帮助奶液流入十二指肠。

作者:王凯

来源:沈阳急救中心

编辑:张姝丹 孙哲

校对:陈泽明

初审:门正昆

审核:崔乐文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