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沐浴早已不只是简单的清洁行为,随着“沐浴休闲之都”的打造,沐浴行业融入了“洗、泡、搓、按、食、玩”等一站式服务,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文化。但你知道吗,因为沐浴场所的卫生状况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沐浴场所卫生监测那些事儿。
一、沐浴场所的卫生监测内容与标准
水质检测:沐浴用水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浴池水不得检出大肠菌群,浊度不应大于5NTU,若浊度高,可能滋生大量细菌;池水原水及补充用水要符合生活饮用水的要求;同时检测池水的消毒剂余量,要确保消毒效果又不对人体产生刺激。
公共用品用具检测:对毛巾、浴服等棉织品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还需检测毛巾pH,确保酸碱度适宜,不会损伤皮肤;对重复使用的拖鞋和修脚工具等检测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避免交叉感染。这些公共用品用具需干燥清洁、无污渍,并且严格按照规定清洗、消毒和保存,做到一客一换。
二、市民如何选择卫生合格的沐浴场所?
1.看“证”。选择明示有效《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沐浴场所。凡是依法合规开设的沐浴场所都应“两证”齐全。
2.看“等级”。建议通过场所在经营区域内设立的卫生监督量化信息公示牌的信息,优选“优秀”和“良好”评级的沐浴场所。
3.看“检测报告”。沐浴场所卫生检测结果应在沐浴场所醒目处向顾客公示,选择水质检测合格的沐浴场所。
4.看内部环境和其他设施等。沐浴场所必须于显眼处设立“禁止患性病及传染性皮肤病者入浴”的警示牌。进入浴池前,要留心观察池水是否清澈,以及池底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污物。拖鞋、毛巾、浴巾等物品必须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更衣室和休息区应保持干净,无积水现象。若沐浴场所提供住宿服务,床上用品需严格遵循旅店业卫生标准。
三、在公共浴室洗浴时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浴室湿度大,氧气含量不足,患有呼吸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群最好不去公共沐浴场所洗浴,防止诱发疾病。
不要空腹或饭后立即洗浴,沐浴池水温度宜在38℃∽40℃之间,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因沐浴前后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等不适。
建议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酗酒者避免在沐浴场所内洗浴,病残人员则应由亲友陪同入浴。
建议自带贴身用品如毛巾、浴巾、浴衣、拖鞋等,因为这些公共用品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尤其是妇女、老人、孩子等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进入沐浴场所时,更应注意要自带用品用具,以免增加患病风险。
下次去沐浴场所放松时,不妨多留意一下这些卫生细节。希望大家都能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享受惬意的沐浴时光,洗出健康,洗出好心情!
作者:刘建敏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
编辑:邱伟 白冰
校对:陈泽明
初审:刘志山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