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旨在引导育龄人群和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医疗机构规范提供孕产期营养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服务,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膳食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相当于每2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存在出生缺陷问题。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期盼与牵挂,也凸显出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即已存在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它可能源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相互作用。虽然并非所有出生缺陷都能完全预防,但通过科学有效的三级预防体系,我们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风险,为每一个新生命赢得健康起跑的机会。
第一道防线:孕前预防(一级预防)
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始于孕前。计划怀孕的夫妇应当做好以下准备:
1.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接触二手烟,保持适宜体重和良好心态。
2.备孕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0.4mg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并至少持续到怀孕后3个月。
3.主动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筛查遗传病和传染病等影响婚育的疾病。
4.避免接触铅、汞、苯、甲醛、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远离放射线。
5.避免密切接触猫、狗等动物,预防弓形虫感染。
第二道防线:孕期预防(二级预防)
一旦怀孕,定期产前检查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1.孕12周前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定期产检。
2.完成NT检查、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和胎儿大排畸超声等关键检查。
3.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既不自行滥用药物,也不拒绝必要的治疗药物。
4.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新生儿期预防(三级预防)
宝宝出生后,早期筛查和干预同样重要:
1.出生后6-72小时内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和听力筛查。
2.采集足底血筛查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
3.一旦筛查异常,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预防出生缺陷是一项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许多地区已实施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鼓励备孕夫妇和孕妇积极参与其中。
让我们携手守护生命起点,用科学知识和实际行动,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温暖与希望伴随每个家庭的育儿之旅。
作者:林琳
来源:沈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周长琳
校对:陈泽明
初审:郜红艳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