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科普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老年糖尿病:银发族的“隐形健康雷区”
时间:2025年09月02日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
[字体: ] 打印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2025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在银发族的健康版图里,藏着一个易被忽视的“隐形雷区”——老年糖尿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5.2%,每3位老人就有1位患病,近半数未被诊断。它极少以“三多一少”示警,多以乏力、反复感染或跌倒后检出,是“沉默的代谢异常”。

一、为何老年人更易被“盯上”?

衰老为糖尿病埋下伏笔,60岁后肌肉量每年减少1%-2%,这个“葡萄糖仓库”缩水,糖分便易滞留血液;胰岛β细胞随年龄增长“老化乏力”,叠加胰岛素抵抗,血糖自然难控;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病还会与糖尿病“抱团”,互相加重病情。

二、被“盯上”后,隐形危害更致命

一旦患病,风险更隐蔽且严重。最凶险的是低血糖:老人对低血糖感知力下降,预警信号常“失灵”,可能引发昏迷、心梗、骨折甚至认知障碍。数据显示,老年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30%的严重低血糖会致永久性脑损伤。

高血糖则悄悄侵蚀身体:心梗、脑梗风险是普通老人的2-3倍;肾功能衰退比非糖尿病人快1.8倍,1/3会进展为肾衰竭;长期高血糖还会损伤大脑,使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60%——老人“记性差”,可能是糖尿病在“侵蚀大脑”。

三、被“盯上”后,这样管才安全

管理的关键,在于平衡控糖与安全,避免过度严格!

一是血糖目标“量体裁衣”:身体好、预期寿命超10年者,糖化血红蛋白7.0%-7.5%,空腹血糖5.0-7.2mmol/L;体弱、预期寿命短者,可放宽至8.0%-8.5%甚至不超9.0%,防低血糖优先。

二是饮食记“三字诀”:“杂”粮煮软便咀嚼;“多”食材(每天12种),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少”量多餐,避免空腹过久引发低血糖。

三是运动“温和适度”:可选太极、散步、八段锦等,每次20-30分钟,餐后1小时进行;随身携带糖果备用,不适时立即食用。

四是家人当好“守护者”:帮记录用药、每周测1-2次血糖;定期排查并发症(半年眼底、每年尿蛋白、每月查脚伤);别催着“快降糖”,血糖稍高且无不适时,别急着加药。

四、被“盯上”后,别踩认知“陷阱”

误区一:别信“无糖食品随便吃”!这类食品含大量淀粉,升糖和米饭相当,一次不超1小把;

误区二:别犯“血糖正常就停药”!擅自停药会引发反弹,加重胰岛负担;

误区三:别觉得“年纪大了不用管”!哪怕80岁,控好血糖也能减少心梗、中风风险,提升晚年质量。

老年糖尿病管理如走平衡木,稳住血糖,更要守好生活质量。家人的耐心照护,恰是最贴心的“控糖良方”。

作者:张立洁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

编辑:邱伟 白冰

校对:陈泽明

初审:刘军

审核:崔乐文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