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不控制会损害心脏、大脑和肾脏。一份简单易懂的防治指南,教您轻松应对高血压。
一、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正常血压应低于140/90mmHg,如果多次测量≥140/90mmHg,就是高血压。
二、如何诊断?
高血压不能凭一次测量确诊,需多次检查。医生还会评估:
1.病史:是否有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或其他疾病(如糖尿病)。
2.检查:测血压、心率,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等,必要时做心电图。
三、治疗目标
降压是为了保护心脑肾,目标因人而异:
1.普通患者:<140/90mmHg
2.糖尿病或肾病患者:<130/80mmHg
3.老年人(≥65岁):可放宽至<150/90mmHg,避免头晕或跌倒。
四、药物治疗
(一)常用降压药包括:
1.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适合老年人或动脉硬化者。
2.普利类/沙坦类(如依那普利、缬沙坦):适合糖尿病或心衰患者。
3.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适合轻度高血压。
4.洛尔类(如美托洛尔):适合心率快或冠心病患者。
(二)用药注意:
1.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2.定期测血压,及时调整方案。
3.留意副作用,如干咳(普利类)、低钾(利尿剂)等。
五、生活调理是关键
1.低盐饮食:每天盐<5克,少吃咸菜、酱油。
2.控制体重: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3.多运动:每周快走、游泳等运动≥150分钟。
4.戒烟限酒:酒精每天≤1两白酒。
5.放松心情:避免长期压力,保证睡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降压要慢,优选长效药(如氨氯地平)。
2.孕妇:需医生指导,禁用普利/沙坦类。
3.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更严格,首选普利/沙坦类护肾。
高血压可防可控,关键在坚持健康生活和合理用药。建议40岁以上每年测血压,高危人群(如肥胖、有家族史)更需定期检查。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
作者:何 峥
来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编辑:王宝瑞 黄迪
校对:陈泽明
初审:王 茜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