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偏多,低洼地多积水,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蚊虫孳生繁殖。小蚊子为自身生存也很拼,频繁叮咬人畜,吸血繁殖后代。蚊子叮咬人畜过程中,可传播一些疾病,因此防蚊灭蚊很关键。蚊子传染的疾病主要有登革热、乙脑、疟疾等。
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主要表现是高热、骨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出血现象。尚无特效药,亦无疫苗。预防的关键是灭蚊、防蚊。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伊蚊是传播此病的祸首。
蚊子中伊蚊的体型偏中小,色黑,身体有白行条纹。百姓也叫它花斑蚊。蚊子叮咬病人的血液吸血后,登革热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大量复制,大约2周,病毒的携带量就可在它再次叮咬人吸血时,将病毒传染给健康的人。伊蚊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会终生携带,并经卵传给后代。蚊卵可带病毒过冬,因此致使本病不断传播。
受登革热病毒感染后,症状类似于重感冒,可自行好转。患病后,病人应卧床休息,吃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症状加重或有并发症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二、乙脑
乙脑也叫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儿童多发,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以脑炎症状为主,高热、头痛、抽搐,呼吸衰竭。患者可因并发症死亡,痊愈后会留有严重后遗症。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疫苗及灭蚊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方法。
乙脑病毒可以感染人,也可感染许多动物,如猪、马、牛、羊、狗等,其中猪的感染率最高。猪受感染后,血液中带毒的时间最长和病毒的含量最高,因此,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蚊子是传播的罪魁祸首。能传播乙脑病毒的蚊子种类很多库蚊、伊蚊、按蚊等。
乙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常常被忽视。在疾病流行季,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应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死亡风险,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三、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也是经蚊子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由明显的区域性发生特点,也称“瘴气”。发作时有点型的发冷发热出汗的症状。病人先感到手足冰冷,寒战发抖,出现呼吸急促、口干头痛,发热可高达40℃。一段时间后,全身大汗,随之体温下降,疲乏欲睡。疟疾有的隔天发作,亦有的隔二天发作的情况。发作无规律的恶性疟疾危害较大,可致死亡。
预防虫媒性传染病关键在于彻底消灭蚊子。要注意环境净化。及时清除积水、杂物及垃圾。经常冲洗、消毒厕所,断绝蚊子孳生的条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除汗渍,露天活动时穿紧口长衣长裤,皮肤裸露涂些“风油精”等驱虫用品。蚊虫较多时要尽量使用防蚊、驱虫用品,减少被叮咬的几率。
作者:史新巍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编辑:李涵 陈雅梦
校对:陈泽明
初审:陈 阳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