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第21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主题为“守护健康 远离过敏源”。旨在普及过敏性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并减轻各种过敏性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影响。
“大夫,我经常会咳嗽、胸闷,偶尔还能听到嗓子嘶嘶的,像拉风匣的声音,是肺子出毛病了吧?”您是否也有反复发作地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呢?其实您有可能是过敏性哮喘的急性发作。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全球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为10%—40%,其中包括3亿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且呈逐渐增加趋势。专家提示,如果您也有反复发作的咳嗽、胸闷、喘息症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过敏性哮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型,占成人哮喘50% 以上,在儿童哮喘中更高达 80% 以上。
一、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花粉、柳絮、粉尘、动物毛屑、牛、羊肉、鸡蛋等等)、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就是所谓的“拉风匣”声音);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除了典型的哮喘之外,临床上还存在着无喘息症状,也无哮鸣音的不典型哮喘,患者仅表现为反复咳嗽、胸闷或其他呼吸道症状,称之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有14%—58%的无症状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哮喘。
诊断哮喘的客观检查是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是评估可逆性气道受限的客观指标。
综上所述,您有反复地呼吸道症状,且完善肺功能检查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就可以诊断为哮喘啦。
二、那么,哮喘应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脱离过敏原是根本。如果能够明确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采取环境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暴露,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是药物治疗。哮喘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经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绝大多数哮喘患者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1.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其中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 corticosteroids,ICS)、全身性激素 、白 三 烯 调 节 剂 、长 效 β2 受 体 激 动 剂(long‐acting inhale bete2‐agonist,LABA)、缓释茶碱、甲磺司特、色甘酸钠等。
2.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和全身性激素等。
3.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主要为生物靶向药物,如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5 单克隆抗体、抗 IL—5 受体单克隆抗体和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其他还有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每一个患者哮喘的临床表型,可能的疗效差异,患者的喜好,吸入技术,依从性,经济能力和医疗资源等实际状况均有不同。因此哮喘的治疗方案应建立个体化。并且哮喘的治疗是持续性的过程,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治疗上的调整。
如果您有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症状,不要盲目治疗,警惕是不是您的气道“过敏”了,请及时就医。
作者:毛 爽
来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编辑:鹿娟 王双宁
校对:陈泽明
初审:李 斌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