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属于脑卒中,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的急性病变引起。急性脑卒中是以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角歪斜,意识不清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急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预防急性脑卒中的发作涉及用药,康复,饮食,运动锻炼及心理精神等多方面,其中需警惕几大误区。
误区一:加大降压药物剂量,血压越低越好
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压来维持,若使用较强的降压药且剂量过大时,会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大脑血流的供应,以致脑部血流缓慢,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容易积沉而形成血栓,堵塞脑部血管而形成急性脑梗死。因此,需特别警惕利尿剂,它们以“利尿”而降压,但又因其利尿而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各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在大量脱水情况下,比如:高热、腹泻人群、患急性脑梗死几率大大增加。
误区二: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利
虽然90%以上的脑卒中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也别小看剩下的10%。事实上,脑卒中越来越偏爱年轻人了。年轻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有所差异,外伤或粗暴的颈部按摩所导致的颈动脉夹层、心脏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增加年轻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长期吃外卖,不运动,压力大,大量饮酒吸烟等。可大幅度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概率,而这些疾病都是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误区三:中风是胖人的专利
瘦人也会发生中风,只是相较于胖人而言,概率稍低,但这绝不意味着瘦人可以高枕无忧了。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并非专攻“胖子”,加上瘦人也会有不良生活习惯,因此无论胖瘦均需做好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四:小卒中无关紧要
小卒中,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因小卒中发病时的症状相对较轻,通常只有轻微的口齿不清,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而且持续时间短暂,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可自行恢复,所以很多人对此症状比较轻视,觉得休息一下就好了,不需要治疗。实际上,发生小卒中后,如果不进行及时检查和救治,很多患者会在一到几周内发生更为严重的卒中,出现更为严重的脑血管堵塞或破裂,随时可能面临偏瘫的风险。
总之,防治卒中应纠正上述几点误区,同时,应针对脑卒中发生的可控制的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予以严格的控制及监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健康检查。
如果一旦不幸患上急性脑卒中,那么一定要争取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黄金6小时内进行快速救治即溶栓治疗,时间越快越好,即时间就是大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正规有溶栓能力的医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的治疗至少持续三个月,包括发病时进行的急救处理,住院急性期进行主要治疗以及出院后至三个月进行康复治疗和预防复发。前三个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复发的高峰期,坚持前三个月的治疗非常重要,前三个月恢复最快,三个月后仍有的残障基本不能恢复,因此脑卒中的预防,早期症状识别,发病6小时的溶栓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构建了整个脑卒中的防治体系,忽视任何环节,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注重平时预防是第一重要环节,关注健康,希望每个人都享有动静自如的美好人生。
【本期专家】张雅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陈泽明 冯 雪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