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季节更替,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季又来到了。近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走进中国邮政四方台支局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院神经内三科病房医生原铁铮为村民介绍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告之夏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一、要注意情绪管理
提起夏天,大家就想到了酷暑难耐, 人们情绪往往容易变得焦躁、不稳定,这时我们应注意避免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避免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脑血管病。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是夏季养生的重中之重,这对于预防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要注意起居、适度运动
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很多老人,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 70%~80%心脑血管疾病好发于6-10点。因此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进行锻炼。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夏季仍需适当锻炼,提倡有氧运动,但是要控制强度,不可强度过大。要早睡早起,确保心情愉快。
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最好减少体力活动,要择阴而处,避免阳光直射。可采取多种方法调节居室内温度,如电扇,通风换气;地面洒水或使用空调,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使用空调的家庭,居室内温度不宜过低。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从家里走出户外时大幅的温度变化使老年人很难适应 ,因为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脑卒中。有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1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对于户外体力劳动者,要注意适当降低劳动强度,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避免脑血栓形成的发生。
三、脑血管病患者要注意平衡饮食
做到有规律、有限度。膳食中应注意盐的摄入量,因为出汗多,要适当增加盐分的摄入。少食用肥肉、辣椒、生姜、大蒜、烈性白酒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物。
四、要多喝水
夏季由于出汗较多,体内水分丢失严重,血液黏稠度增大,尤其在桑拿天更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一定要多喝水。每天注意及时补水防止血粘度高。脑血管病患者不能渴了才喝水,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注意观察尿量,当每日有1500毫升左右的尿量时表示人体内水分是足够的。
五、要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不洁饮食及过度吃冷食,以避免腹泻引起脱水,造成血容量不足而诱发脑血管病。
六、高血压病人不可随意停降压药
气温变暖有些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会有所下降,有些人就将降压药停掉了。在这里提醒大家,夏天降压药不可自己随便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药或调药,并且在减药及调药过程中一定经常测量血压,对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七、不可麻痹大意,莫要忽视疾病的先兆
当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或一过性晕厥,睡眠增多等症状时,千万不要误认为是睡眠不好或中暑等原因造成的。一定要警惕是不是发生了脑血管病,应尽快就诊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八、教给大家一个如何自测急性脑血管的方法--中风120:
1~看一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 ~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一旦发现身边有以上疑似症状的患者,立刻拨打120,快速送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争取时间挽救大脑,以便尽可能地减少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发生。
讲座结束后,原医生为村民做一对一健康咨询答疑,对困扰村民多年的疾病,给予合理指导。解答张大姐对于脑血管病一旦发作应如何急救等问题。村民对市五院专家的到来表示非常感谢,希望医院常来乡村做健康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