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倏至,感冒的人仿佛一下就多了起来。药店里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多是清热解毒的,真的适应所有人吗?实际上感冒虽不是大病,但是科学用药依然有讲究。
感冒初起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是属于寒、热还是燥邪引起的。如果是受寒之后,怕冷风,需要穿很多衣服或者盖厚被子才觉得舒服些,鼻流清涕,舌苔不厚而色白,多属于风寒。如果是喉咙痛、黄痰、浓鼻涕、心烦、舌体红、舌苔黄的话,一般属于风热感冒。对于体型偏瘦、平时就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如果这时候体现为鼻干、咽干、口干、口渴、干咳少痰,也要考虑风燥的因素。
初起阶段,采用疏风解表结合发散相应邪气的方法就容易取得疗效。风寒感冒的患者症状初起可以用紫苏叶代茶饮,还可以配合拔气罐、贴风湿膏这样的外治法疏散风寒,选择感冒软胶囊、感冒疏风胶囊、葛根汤颗粒等中成药。在半表半里阶段有口苦、咽干、目眩表现的可以选择小柴胡颗粒或者正柴胡饮。对于体虚患者,除了疏散风寒之外,还需要扶固正气,可以选择参苏丸。对于风热感冒的患者,初起时可以用桑叶、菊花适量代茶饮,含服银翘解毒丸来缓解口干、喉痛、鼻内干热的症状,选用芎菊上清丸缓解头痛、怕风的症状。对于风燥感冒的患者,除了疏风解表之外,还要注意润燥而不敛邪,初起时可以用蜜杷叶、玉竹煎汤代茶饮,由于患者多有阴虚体质,也可合用养阴清肺合剂。今年四之气的特点是“大雨时行,寒热互至”,因此要注意如果舌苔表现为水滑者,要考虑到夹湿的因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可选择藿香正气滴丸,湿热夹杂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的可选择葛根芩连微丸。
也可以试用穴位推揉按摩。如低热可选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等穴位,小儿患者可使用推天河水的退热疗法。胃肠不适者可选用合谷、曲池、梁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咳嗽可选用鱼际、尺泽、孔最等穴位。
感冒的病程变化也是很迅速的,随着症状变化病性也同时变化。比如某人本是风寒感冒,由于本身体质壮实病邪容易化热,出现了发热重恶寒轻、舌象也从淡红舌薄白苔变成红色黄苔的时候,就不能再用疏散风寒的治法,而要选择清热解表的治法了。另外,感冒的患者也有多种病邪同时存在的表现,有些患者是“寒包火”的表现,畏风寒而舌红脉实,这样的要内清外透,需要专业医师处方辨证论治。
同时,感冒的患者要注意调摄,比如随着气温加减衣物,晚上睡觉注意保暖,不要吃辛香味厚之品等,以免不利康复。此外,如果体温升高,一定要注意监测。如体温升高超过37.2度,需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本期专家】
李涵,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科普室副科长,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才,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入选沈阳市健康教育知名专家库。
编辑:冯 雪 朱天乐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