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沈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4.79%,比2023年提高2.88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高于同期全国(31.87%)及辽宁省(32.6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全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8.07%,农村居民为28.55%,较2023年分别增长3.43和1.48个百分点。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6.4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5.4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37.88%,较2023年分别提升4.34、5.30、0.86个百分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7.05%、科学健康观64.80%、健康信息素养52.41%、慢性病防治素养34.07%、基本医疗素养33.02%、传染病防治素养32.38%。本次监测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的39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69岁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4835份。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素养,即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下一步,沈阳将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六进”活动,组织开展“减‘三小’提素养”健康促进行动。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印发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实施“享受生活 科学减重”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联合涉农地区开展健康科普讲座进村屯系列活动,缩小城乡差距。着重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等开展干预,开展多渠道、“无死角”健康科普传播。
作者:张晓旭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编辑:杜玉
校对:杜丽
初审:陈阳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