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安宁医院走近大东区和睦路支局开展线下健康大讲堂活动,邀请院九疗区主任王婧懿为百姓讲解中医养生相关的健康知识。
王主任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增高,养生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一种时尚标志,但是很多人对养生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药吃的越贵,理疗做的越多,身体就越好!然而,这些养生方法真的都适合您吗?
我天天吃枸杞,怎么可能会肾虚!
张阿姨今年62岁,走进诊室时非常苦恼,说总是腰部冷痛酸软,没有精神,身体困重,下肢浮肿,手脚冰凉,小便频繁。大夫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发现张阿姨面色晄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辨病为腰痛,辩证为肾阳亏虚。张阿姨非常吃惊:"我天天吃枸杞,怎么可能肾虚!"枸杞主要是用来滋补肾阴的,而张阿姨的症状是肾阳虚的表现,同时下肢浮肿,肢体困重是由肾阳不足,水饮内停所致,服用枸杞反而会加重病情。张阿姨听后非常后悔,不应该自己胡乱吃药,耽误了病情。像张阿姨这样的患者门诊非常多见,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的体质不了解,调养方法不得当,反而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什么是体质?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人都有哪些体质?怎样区分?如何有针对性的调养?
平和质(健康派)
特点:身形匀称,面色润泽,精力充沛,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调养方法:饮食有节制,三餐应时,多吃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少吃油腻、辛辣之物;适当体育锻炼。
痰湿质(肥胖派)
特点:形体肥胖,面色淡黄而暗,多脂,口黏,痰多,胸闷,身重,肢体不爽。
调养方法:日常饮食宜清淡,多吃葱、蒜、萝卜等,少食肥甘甜腻之品;药物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陈皮等煮水,中成药可用参苓白术散。
湿热质(长痘派)
特点: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常口干、口苦、口臭,便于、尿赤,性情多急躁易怒。
调养方法: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食物,如冬瓜、藕、黄瓜,少吃辛温助热食物,如羊肉、辣椒等,戒烟酒;避免熬夜、劳累;药物可用薏苡仁、赤小豆、瓜蒌、贝母等。
瘀血质(长斑派)
特点:面色常暗,易长斑,肌肤或甲错或瘀斑,心烦心悸,健忘。
养方法:多食活血、散结、行气作用的食物,如山楂、萝卜等,少吃肥猪肉等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药物可用玫瑰花、三七、丹参、红花、当归等,成药可用桃红四物汤,严重者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气郁质(郁闷派)
特点:性格内向脆弱,对精神刺激应激能力差,常忧郁不乐,易惊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善太息,或咽中异物感,或胁胀窜痛。
调养方法:多吃海带、萝卜、金橘、山楂等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注意休息,睡前避免饮茶、咖啡、酒等;药物可用陈皮、薄荷、柴胡、香附等,成药可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
气虚质(气短派)
特点:平素易乏力,倦怠少气,面色微黄或晄白,唇色淡白,毛发不华,性格喜静懒言。
调养方法: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白扁豆、大枣等;锻炼应用柔缓的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平时可按摩足三里;药物可用党参、茯苓、白术、黄芪等,成药可用四君子丸、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等。
阳虚质(怕冷派)
特点:畏寒怕冷,腰背为著,性格多沉静内向,精神萎靡,毛发易落,目胞灰暗,大便多溏,小便清长。
调养方法: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如姜、蒜、葱等,少吃寒凉食物,如冬瓜、西瓜、梨等;可按摩足三里、关元、气海、涌泉等穴;可灸足三里、气海等穴;睡前可用艾叶、干姜泡脚;药物可用肉桂、附子、干姜、菟丝子等,成药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
阴虚质(缺水派)
特点:形体瘦长,面色潮红,咽干口燥,手足心热,不耐热,性情多急躁易怒,常失眠多梦。
调养方法:多吃甘凉、温润的食物,少吃辛辣助热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运动时避免大量出汗,及时补充水分;药物可用西洋参、百合、枸杞、熟地黄、沙参、麦冬等,成药可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特禀质(过敏派)
特点:对季节气候适应力差,容易过敏,皮肤易出划痕,易形成风团、瘾疹等。
调养方法:饮食清淡,均衡,少吃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食物;药物有黄芪、白术、防风、蝉蜕、荆芥等,成药有玉屏风散、消风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