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以心血管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沈阳市心血管病质控中心、沈阳市胸痛中心建设指导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沈阳市分中心,2019年6月1日医院成为第三批次国家级标准版心衰中心,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高血压达标中心,辽宁省三级医院卒中中心,被确定为沈阳市第一批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沈医二院在临床规模、新技术开展、科研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居市属医院前列,针对心血管科常见病及疑难重症诊疗方面兼具技术优势和整体实力。中国心脏联盟授予的"支架人生俱乐部"也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心脏康复治疗,充分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治疗、远期康复的闭合模式,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慢病管理模式,为患者减轻病痛,减轻经济负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日,沈医二院国家级胸痛中心微信平台接到信息:一位34岁男性患者在凌晨三时发生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0分钟后到院。闻讯后,医院启动绿色通道,患者绕行急诊和CCU直达导管室,诊断右冠状动脉远段闭塞,经介入手术开通相关血管。整个抢救过程一气呵成,时间仅仅花费45分钟。沈医二院心血管一病房主任吴蔚在谈到这个患者时连说三遍"他太幸运了!"
对于心梗,人们的普遍概念里,50岁以前不得此病,但事实却远非如此。临床上一个比一个年轻的突发病例,悲剧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心肌梗死正趋于年轻化,就算20岁的年轻人也未必能够幸免。"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心血管一病房主任吴蔚指出,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往往比老年人更严重,发生猝死几率也比老年人高。
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
获救的34岁男子是名出租车司机,属于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典型病例。近年来,临床上时常碰到类似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据资料显示,本病既往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150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病率不断增加,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患病根本原因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内皮发生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基础疾病遇上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因素,会诱发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斑块破溃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血管闭塞、心肌梗死。目前,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年轻人心梗为什么都挺重
在人们印象里,那些整天病病怏怏的老人,心脏问题常会化险为夷,相反,生龙活虎的中青年人,一发病就心脏停跳,再不然心源性休克、室颤等,非常危险。分析原因,吴蔚提到了心肌缺血预适应。由于老年人经常出现心绞痛等心脏不适,本身注意用药,第二,类似的风险刺激会对心肌缺血耐受程度增强,促进心脏侧支循环建立,如果不是大面积心梗或多支血管病变,老年人的心脏会比年轻人更"扛造"一点。
年轻人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对于心肌梗死年轻化,医生们痛心疾首,呼吁人们要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加强心肌缺血预适应训练"已成为当下热词。
专家提示,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善于调节情绪,避免过度情绪波动。其次,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在饮食上,最好米面杂粮掺杂着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类油脂、蔗糖、奶油等,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要戒烟勿饮烈性酒。运动方面,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运动方式,游泳、爬山和打球等,身体素质差的可以练气功、散步等。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最需要注意的是,清晨和夜间,尤其饱餐后或活动时,一旦出现胸闷憋气、胸前区疼痛、大汗淋漓时,一定第一时间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