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疫情出现的最初,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就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针对性部署,从严、从快、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以铁通式密不透风的管理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四大法器,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预检分诊是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排查工作最重要的关卡,这次德尔塔来势汹汹,市五院第一时间加派人员充实关卡力量,每班次由4人增加至10人,门关再次前移10米,所有检测、流调都在未进入门诊前完成。在门关醒目处张贴实时更新的全国疫情动态和轨迹以及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让每一位来院人员逐一对照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在门诊前设立蛇形等候区,安保人员时刻提醒每位来诊人员佩戴好口罩,间隔一米远,扫描健康码、核查行程码,检测体温后方可进入。安保科科长刘树庆连续十余天加班加点,就为确保病人有序就诊,减少等待时间。安保科唯一女干事董雪冰也充实到了守护关卡的队伍中来,无论烈日爆嗮,还是风雨交加,她与其它安保人员一样一遍又一遍的温馨提示,耐心解释取得来院人员的配合,仅仅十几日的时间,再见董雪冰,已变成了"皮肤黝黑的女汉子"。她却笑着说:"疫情当前,这不算事。"
"您最近有发热吗?有以上这些地区旅居史吗?""请摘帽测体温……"预检分诊护士长张忠秋介绍道:"医院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看一问一查一测是预检分诊工作的四大法器,即看是否戴口罩、问流行病学史、查验健康码、测体温。有了这四大法器,确保排查无遗漏。"
隔离不隔爱,全力打造温馨病房
住院患者封闭管理是疫情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市五院严格执行病房门关24小时专人管理,禁止探视、非必要不陪护,危重症患者最多也只能留两名陪护,患者和陪护人员均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入院的疫情防控要求。"各个病房每日对陪护人员进行两次测温、登记,确保无异常。由于病室内重患陪护基本只有1-2人,当有检查、调换床位时,护士就是女金刚;当患者生活用品用完了,护士就是采购员;当家属送来饭菜时,护士就是快递员,取回饭菜做好消毒后再递到患者手上,有时一天一个人要往返二三十次,现在我们每天的步数最低都是2万+。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封闭管理意义,病房管控的要求,希望得到所有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心愿就是在特殊时期,一定要为患者打造温馨、温暖的舒适病房。"呼吸内科护士长孙伟光说道。
核酸检测,勇做疫情防控先锋官
本轮疫情发生后,医院的核酸检测需求量剧增,为了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完成任务,减少人员聚集逗留,核酸采样点、检测点的医务人员像奥运健儿一样,拼着世界第一的中国速度,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进行核酸采样、用娴熟精准的动作进行核酸检测。三伏天里,不少人都在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奥运,但此刻核酸采样点、检测点的五院担负核酸检测任务的检验人员,却在30多度的高温下裹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天享受着"桑拿房"的洗礼,勒紧眼前的护目镜,忍着生理期的不适,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是疫情防控的先锋官,即便如此,依旧无怨无悔。
疫苗接种,全力构建免疫屏障
为构筑全民免疫防线,在另一个战场,市五院疫苗接种点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为沈城百姓服务。疫苗接种点的负责人赵惠明护士长介绍:"接种疫苗的百姓一直特别多,有的人过于紧张,害怕扎完疫苗会有副作用,医务人员就耐心解释,细心安慰。一次一位老人刚一进门就脸色惨白,检查后发现原来是低血糖了,赶紧为他买来饮料,缓解了他低血糖的症状。"为尽快让百姓注射上疫苗,接种点的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候半夜两点来疫苗,大家就加班等到两点,有时候早上六点来疫苗,大家又需要赶在六点之前到达疫苗接种点做好准备。
在疫情防控这场战疫中,还有五院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500多天里始终坚守在一线,充分发挥"哨点"作用,一次次与疫魔交锋,全胜而归。还有驻守隔离酒店的五院人,抛下家中病重的老人、年幼的孩子......他和她,还有他们,每一个五院人都在疫情战疫中迎难而上,无私忘我,用汗水与执着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以科学决策,果断行动,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勠力同心、奋楫笃行践行卫健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朱天乐 审核: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