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沈阳市卫健委:做好服务“加减法”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来源:沈阳日报 2023-11-19


当前,人民群众对健康有了更高需求,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为了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沈阳市卫健委不断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理念和措施,优化服务流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医流程上做‘减法’,就医服务上做‘加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沈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便民惠民医疗服务举措 

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沈阳市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季”活动,组织各区县(市)卫健局、市属医疗单位、厂企医院、民营医院等医疗机构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导向,制定详细的便民惠民医疗服务工作举措,如通过实行“无假日医院”、保证门诊坐诊医师主治以上职称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专家坐诊,确保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质量,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充分发挥专家名医的社会效应,组织党员业务骨干专家名医深入属地街道社区,开展“名医下基层、为民送健康”巡回义诊活动;通过“便民惠民服务季”名医下基层和健康大讲堂活动,已累计选派专家8500余人次,为百姓提供健康服务,惠及8万余人次。

一项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新举措,让患者体验到服务升级带来的便捷和舒心。随着近期排队就诊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在梳理医疗服务流程中发现,门诊患者做检验需前往七楼检验中心留取样本并送检,无形中增加了患者上下七楼等待电梯的时间和往返门诊与检验中心的路程。医院党委再造门诊检验流程,将离门诊最近的物价办迁移,改造为样本留取窗口,由专人统一将样本送检,患者门诊就诊后只需在50米内将样本放至窗口,等待检验结果即可。医院将关口前移,解决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冗余环节,缩短了患者在门诊的滞留时间约10-15分钟,使门诊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缩短就医等候时间

开展多渠道预约诊疗

各医院全面落实预约诊疗制度,开展电话预约、医院公众号线上预约等多渠道、多途径预约诊疗服务,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需人群实行优先诊疗。各临床科室通过医护人员对出院患者随访,对患者提供再诊及预约住院服务。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最新上线了新版门诊排队叫号分诊系统。患者就诊可通过分诊台或者自助报到机排队,从而避免因叫号患者未到而产生的大量过号现象;在医院门诊和候诊区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的排队情况和叫号信息,方便患者了解就诊情况;医生可以通过工作站或者叫号器进行叫号,使患者能够及时就诊,提高就诊效率。“新系统的上线,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排队的公平公正,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患者更加明确了自己排队的位置,减少了长时间等待;新系统增加了80岁以上老年人就诊优先、预约优先程序,充分体现了医疗智慧化,同时就诊环境变得更加有序、安静和人性化,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医联体覆盖率达到100%

将辖区居民纳入网格化管理

沈阳市卫健委不断推动医联体网格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联体54个,其中城市医疗集团19个、县域医共体4个、专科联盟19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1个、其他托管类1个。19个城市医疗集团和4个县域医共体覆盖全市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0家乡镇卫生院,将辖区内所有居民纳入网格化管理,医联体覆盖率达到100%。

沈北新区医疗集团通过做实做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全周期健康服务。集团组建了113个家签服务团队深入街道、社区、居民身边开展家签服务,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体检一人、建档一人、回访一人。自开展健康签约以来,集团深入149个社区为27300余人开展体检,共建立健康档案25554份。坚持“三级诊疗”体系建设,形成专家下沉、双向转诊协同服务新格局。充分发挥沈北新区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的作用,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康复在社区”的目标。组织专家下沉到基层坐诊、教学查房、技术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畅通集团内上下转诊通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持续的医疗服务。

截至10月底,19个城市医疗集团和4个县域医共体共上下转诊患者17505人次;上级医院向下级单位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含坐诊、手术、查房、技术指导)5694人次,累计45598人次患者受益;下级单位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553人次,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指导下级单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9项;开展远程医疗(含远程会诊、影像、心电等)40039次,累计58834人次患者受益。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