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专家提醒: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 应防控结核病传播
来源:沈阳日报 2020-04-15


随着4月15日全市高三开学,中小学复学复课提上日程。在学校积极预防新冠肺炎的同时,4月14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科科长、主任医师刘瑾提示: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传播,需要引起学校、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

问题1

学生如何有效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痰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给周围人群。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防控工作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也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30年的刘瑾建议:要大力开展校园内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学生要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人群聚集地方不能大声喧哗,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口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要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所诊治。学生确诊肺结核病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严禁隐瞒病情和带病上学。学校发现结核病学生要及时向辖区结防机构报告。

另外,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教室、剧院、商场等要保持经常性通风换气,减少传染机会。

问题2

学校如何防控结核病传染?

目前,由于结核菌耐药、TB/HIV双重感染、人口流动等因素,导致全球结核病疫情递降缓慢。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每年有1000万新发肺结核病例,15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25万为HIV感染者。中国约有3.6亿人感染结核杆菌,年发生结核病86.6万例。结核病仍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学校如何有效防控结核病?刘瑾建议:学校严格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发现学生或教师患者肺结核病后,执行休学离校处理,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严格执行患者复课管理。

另外,学校还要严把新生入学体检关,体检项目要规范,高中及住宿初中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试验结果强阳性者摄胸片,院校学生入学要摄胸片。学校要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发现结核病疑似病例及时登记,并推介去专科医院诊治。学校还要建立教室寝室通风制度,并由专人管理,学生也要养成勤开窗通风的良好习惯。

问题3

结核病可以治愈吗?

“我们对结核病不要过于恐惧,也不要歧视结核病患者,因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刘瑾表示,结核病患者服药要严格遵守结核病治疗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

首次患病,经规范治疗,疗效明显,20天左右传染性消失,两个月无结核病症状,肺部病变好转。这个时点,患者常常产生停药或药物减量的念头,强化患者联合用药、避免中断、保证全程的治疗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初治患者规范治疗6-8个月,成功治疗率90%以上,否则会演变为复治病例或耐多药病例。耐多药患者治疗时间需要24个月,治疗费用是普通患者的80-100倍,成功治疗率低于50%。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对结核病患者严格的服药管理是减少耐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刘瑾提示广大学生们:“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