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里成了我院迎战新冠病毒的前沿阵地。我院作为沈阳市西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这里的战士们在服务沈城发热症状患者、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就医需求的过程中,用汗水、责任浇筑出一张沉甸甸的答卷。
这里,就是我院的感染科。在发热门诊抗击疫情等关键节点上,这里的尖兵们都是冲在前沿、闯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疫情期间,发热患者集中在感染科发热门诊收治,面对一下涌入的大量患者,这里成为了全院最忙碌的科室。
在每天的筛查工作中,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隔离服,戴着帽子、口罩和护目镜,像一个个“笨重”的太空人,还必须保持“灵活”地移动;加上穿脱隔离衣的时间,每天需要工作将近10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更是连续几个小时不吃不喝。
护目镜中的汗水、脸上深深的压痕,一双泡的发白皲裂的手,都是他们最美的“勋章”。
春节至今,这样的周而复始已经1月有余,说不疲惫没压力是假的,说不担心家人不担心自己也是假的,可从带着腿伤坚持出诊的娄宪芝主任,到刚工作几年还正在怀着孕的年轻准妈妈,感染科全科上下无一人在困难面前掉队、当逃兵,他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与看不见的病毒做着最危急的“邂逅”。大家发自内心地觉得,为医院筑起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感染科责无旁贷。
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赵钰和郭丹,从报名到整理行装出发只有不到20小时。在医院发出通知的那一刻,感染科全体人员积极响应,纷纷写下请战书,坚决表示要身先士卒,带头面对困难和危险;工作带来的疲惫和压力没有消磨医护们的斗志,9名医务人员在此期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至疫情防控站打响后,感染科火速调整发热门诊设置、布局。从隔离区的房间结构,隔离病房的设置到布置环境,再从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物资准备,全员的控感培训都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结合临床实际,感染科更是不断的修改诊疗方案,临床诊断、患者转运的规定也在及时的更新。
在特殊时期,他们心中时刻绷紧一根弦儿:不漏到一个疑似患者,避免造成更大的传播。在发热门诊人员紧缺的时候,全院医务人员纷纷请缨,主动支援。不同的科室,相同的责任,他们为了共同的使命聚在了一起,在此刻,爱如一束光,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职业精神的呼唤,救死扶伤的使命,让他们冲锋在前,化危机于萌芽,用实际行动筑牢我院防疫攻坚战的坚实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