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沈阳晚报]驰援雷神山医院不忘教授东北话 她俩把快乐从沈阳带到了武汉
来源:沈阳晚报 2020-03-04


“大姨,你快点好,麻溜儿出院啊!”“大哥,煞愣儿地,多吃点饭。”……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两名护士用东北话交流,患者们的回应也充满了东北味儿:“姑娘,你们扎针的技术也是杠杠地呀!”

她们是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护士李唯一和刘海鹏。2月9日,带着职责与使命,带着家人、同事的叮嘱,两人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3月3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与远在武汉雷神山支援第一线的李唯一和刘海鹏进行了视频连线,听两位东北姑娘讲述把“快乐”带进病房的故事。

患者爱上东北话 回家还要教给家人

“那天为一位大姨采集血标本,一针见血,大姨直夸我技术‘杠杠地’。我们教他们东北话,没想到学得还挺好。”刘海鹏告诉记者,她和李唯一是爱说爱笑爱闹的人,在出发武汉前就商量好,一定要把欢乐带给患者。于是,“干啥呀?”“咋地啦?”“可劲儿造”……这些浓郁的东北话,在病房不停冒出。

刘海鹏说,其实自己在沈阳说话时“味儿”都没这么重,但“为了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她和李唯一把能想到的家乡话全用上了。“患者们听着开心,病也好得快,还总跟我们学上几句,说出院回家要教给家人,让他们记住,是东北的姑娘救了自己。”不仅如此,刘海鹏和李唯一还为患者表演过手势舞《阳光总在风雨后》、《武汉加油》等,她们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给患者带去安慰,以更坚定的信心与疾病抗争。

患者想念4岁女儿

她用亲身经历贴心安慰

2月16日,李唯一收治的患者是一位母亲,家里只有4岁的女儿没被感染,她很担心孩子,在病房不停擦眼泪:“我知道这个病的严重性,我怕再也见不到我女儿,她这么小,怎么办?”李唯一主动和患者交谈起来:“我特别能理解你,我的女儿也4岁了,我在这边也十分想念她,但是,你别担心,你的情况并不严重,只要积极治疗,肯定没有问题,困难总会过去,我们一起扛,一起早日见到最爱的女儿。”短短几句话,给了患者莫大的安慰。不到一周时间,这名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她拉着李唯一的手说:“我出院后,还回到这儿当志愿者,感谢你们来帮助我们,我也希望能出一点力。”

李唯一告诉记者,武汉的天气虽然湿冷,但总有患者温暖着她们的心。“有一次,我帮一大娘打洗脚水,她的方言我听不太懂,大概意思是‘我每天戴口罩都很闷,你们穿着隔离衣服更辛苦,谢谢你们来帮我们’!”

来自家人同事的惊喜给她们送去动力

“海鹏,9号是你的生日,我们提前为你准备了生日蛋糕,祝你生日快乐,早日平安归来。”3月9日是刘海鹏29岁的生日,同事们本想在当天送上惊喜,但由于刘海鹏要值班,所以干脆提前准备了生日蛋糕,隔着屏幕为她唱起生日歌。“太谢谢亲人们了,我在这边很好,谢谢你们记得我的生日,我感觉很温暖,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李唯一也收到了同事们送给她的惊喜:一段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这里边有李唯一工作时的照片,出征前的照片,还有同事们为她精心准备的手势舞,并约饭:“唯一,等你回来,请你吃最喜欢的麻辣烫。”视频最后,李唯一4岁的女儿为妈妈加油:“妈妈,你是最棒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妈妈加油!”李唯一感慨,家人同事的支持和鼓励是她前进的动力,“感谢同事带给我的感动,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辱使命,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