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由于小儿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功能处于低级阶段,呼吸道疾病最为易感。处于当下的特殊时期,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呼吸道感染应怎么处理?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一病房主任陈静为宝妈和宝爸支招。
发热 高热惊厥立即就医
引起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细菌、病毒入侵,引发呼吸道、肠胃感染,导致发烧。
儿童发热的治疗方法有物理降温,以及口服退热的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可以用温热毛巾擦额头、腋下、腋窝以及耳前、耳后等部位。但是在选择药物退热时需要根据医嘱选择用药,建议既往无惊厥的病史体温达到38.5度左右再口服退热药物。特别要提醒宝爸宝妈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连续发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或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时,要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咳嗽 长期反复咳嗽当心是过敏
咳嗽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小儿的呼吸道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各种刺激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有刺激性的气体和气味都容易引起咳嗽。咳嗽可帮助人清洁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的病程少于2周,咳嗽症状持续4周以上称为慢性咳嗽。
孩子感冒持续7-10天,咳嗽往往是最迟消失的症状,甚至持续好几周,只要孩子咳嗽的次数逐渐减少了,精神好,胃口佳,正常活动玩耍,家长们就别担心。如果孩子咳嗽老不好,反反复复咳嗽,久治不愈,大多数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家长们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查出病因,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症下药。
毛细支气管炎 喘咳缺氧立即排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以细支气管受累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
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临床症状以明显的喘咳和缺氧症状为特征。应及早就诊。
预防 疫情期间多通风补VC
疫情期间,孩子怎样才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呢?
陈静表示,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爸爸妈妈在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及时换外套、鞋子,以避免将外界接触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宝宝。如果父母感冒,在接触宝宝前,最好戴口罩,并洗手。密闭环境空气质量较差,每天应通风换气2-3次,每次通风10到20分钟。
粗粮、杂粮能补给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如铁、锌、锰、铜、钙和磷等。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对促进食欲、增强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很有帮助。儿童可食用的粗粮有玉米、荞麦、糯米、绿豆和黄豆等。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疫情期间,孩子可以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萝卜和大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