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朱勤报道
“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我能做什么?”并向全社会倡导献血。“现在献血、经常献血。”旨在号召健康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今年以来,沈阳中心血站采血量约18吨。
据了解,沈阳市去年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政府协同各部门积极筹划,新增加了北行怒江街、于洪广场两处固定采血屋,迁移了太原街献血屋。从今年初至今,又新落成沈阳站和浑南兴隆大奥莱两处献血屋。全市采血网络布局不断完善,不仅方便了献血者献血,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46岁的陶文涛,是沈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从2002年以来陶文涛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142次,献血总量达106800毫升。他对记者说,血液乃生命之源,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责任。他和别的志愿者一样,献血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只希望为他人、为社会、为公益事业尽一点微薄之力。
沈阳中心血站党委书记蒋立柱向记者介绍说,2016年全年无偿献血者达到112826人次,采血总量近39吨,很好地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同比增长13.2%。去年,沈阳市全面加强了稀有血型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全年招募稀有血型献血者661人次,献血量250540毫升,同比增长7.8%,有效保障了沈阳地区临床稀有血型的供应。
39岁的肖国超是一名厨师,一家三口都是稀有血型,昨日,夫妻俩带着8岁的儿子一同来参加纪念活动。作为“熊猫血家庭”,夫妻俩已累计献血16次,献血总量达到6400毫升。
肖国超表示,全家人会持之以恒一直坚持献下去,通过献血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帮助那些需要稀有血型的人,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无偿献血的基础相对薄弱,据国家卫计委统计,中国大陆人口献血量只有9‰。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仍只有62个国家的血液供应百分之百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所以,许多国家仍存在血液供不应求的现象,血液服务面临着挑战。
蒋立柱介绍说,沈阳市去年数据统计显示,无偿献血量是7‰,距离国家9‰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这就需要全市各行各业共同关注和支持无偿献血事业,让沈阳市无偿献血的氛围越来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