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进行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医改价格调整让老年病、慢性病等长期服药的患者受益良多。
医改是根据疾病谱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晓虹认为,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病患者是就医的主要人群。需要做手术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量慢性病、老年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做检查。本次医改的让利部分之所以集中在药品、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等项目,其实也是根据我国疾病谱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同时,药价和检查检验费用下降后,医院需要通过提高手术费、护理费等项目来弥补。“以前护理费每天才3.3元、6.6元、9.9元,护理人员辛苦一天,费用还不到10元钱。”陈晓虹介绍,这些项目价格的提高,更能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
糖尿病、慢性肝病、肿瘤化疗等患者受益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承担了医保规定病种的治疗,很多患者常年服药,每个月都要开大量药物。这些患者在本次医改中属于受益较为明显的人群。
市六院党委书记张明香称,市六院承担了医保规定病种的治疗,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开抗病毒的药物,患者是常年服药,一吃就吃5年、10年,甚至更多年,这类药还很贵,患者负担很重,有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1000多元一支,一个患者每个月至少开4支,医改后该药一支降价75元,一个月就省了300多元,一年下来节省将近4000元。
在省肿瘤医院,该院胸内一科副主
剖宫产总费用上涨但多数能报销
“新医改取消了挂号费,上调了诊查费。过去2元、4元、6元的诊查费如今分别上调为8元、12元16元。”沈阳市妇婴医院副院长郜红艳表示,按照物价部门的规定,市妇婴医院的诊查费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上浮10%-20%,但为了体现让利于民,医院决定对门诊患者的诊查费不上浮。
对于医改后生孩子价格,郜红艳介绍,该院对医改启动后这几天的剖宫产住院患者费用进行了计算,生产当日及产后第一天是产妇用药最为集中的两天,药费平均下降了124.59元;床位费(母婴同室)由44元/天上涨到65.5元/天,医保报销部分由20元涨到35元,个人负担部分由24元上涨到25.5元,也就是说自付部分只涨了1.5元。
“目前来看,一个产妇顺产的总费用上涨不明显,剖宫产的手术费、药费等总费用加起来大约上涨了几百元。但绝大多数项目都属于医保报销项目,个人支付部分涨幅有限。”
诊疗费分级让知名专家社会效益最大化
“今儿是医改后第一个工作日。上班后发现我的诊疗费涨了,但给患者开的检查费用少了!”辽宁省肿瘤医院胸外三科主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