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发展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值得被铭记——它不仅代表技术的突破,更意味着生命的希望被点亮,患者的回家路被缩短。
近日,新民市人民医院就迎来了这样一个里程碑。在李芳院长的统筹带领下,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与北部战区总医院专家紧密携手,成功为一名深受“室上速”困扰的七十岁患者,实施了首例射频消融术。这一刻,不仅是医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更是“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在新民大地落下的一枚扎实脚印。
一位老人的心悸,与一个团队的决心
患者是一位70岁的老人,反复发作的心悸、突如其来的心跳加速,不仅让他身体难受,更让日常生活蒙上阴影。过去,这样的病情往往意味着家人要带着患者辗转奔波至省城。而这一次,他留在了家乡。
诊断明确后,一个由李芳院长牵头、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机制迅速启动。他们与北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推敲,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既要精准根治,也要确保安全。每一处细节,都关乎信任,更关乎生命。

一小时手术,一场生命的精准修复
手术室里,没有传统开胸的紧张场面,只有屏幕上跳动的电信号与医生沉稳的操作。
在心内科主任医师肖爽与总医院专家的默契配合下,导管经由微小的穿刺点进入血管,如同在心脏的“电路图”中展开一场精密导航。他们借助先进的三维电生理系统,一步步探寻、一次次确认,终于精准定位到那条“短路”的异常通路。
射频能量释放,病灶成功消融。一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没有大刀口,只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从“心”开始,为了每一颗信任的心
这不是一次孤立的技术展示,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自2017年起,新民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已默默深耕,完成了超过五千例心脏冠脉手术、百余例起搏器植入。从冠脉超声到功能学评估,再到如今的射频消融,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
“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让本地患者免于奔波之苦,体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也体现在每一次手术中那份如履薄冰的严谨与专注。
首例射频消融术的成功,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传递出一个温暖的信号:在这片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断攀登技术高峰,只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心”健康。未来可期,因为爱与专业,始终同在。
作者:王瑞
来源:新民市卫生健康局
编辑:詹丽颖 车嘉怡
校对:陈泽明
初审:王丁
审核:崔乐文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