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抢抓“健康中国”“数字中国”战略机遇,将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以“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让就医更便捷、更高效。
一、构建全域健康信息“一张网”
“1+13+N”区域卫生健康平台整合35个应用系统,汇聚496万条个人健康档案、5798万条电子病历数据,实现市、区、基层医疗机构数据实时共享。患者在全市范围内就诊可“一码通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率达85%以上,重复检查率降低20%,年均节约医疗费用超5000万元。
二、智慧急救开启“上车即入院”模式
通过实施沈阳市公立医院高质量沈阳120急救指挥平台集成手机精准定位(精度30米内)、5G车载数据传输、视频急救指导等功能,出车时长缩短37%,成功挽救37例危急患者生命。与19家医院20个点位实现院前院内信息实时互通,胸痛、卒中患者在救护车上即可完成心电图、CT影像传输和术前准备,真正实现“急诊前移、救治前置”。平台还支持多语种翻译、听障人士文字报警,累计为外籍人士、残障群体提供服务2000余人次,彰显城市温度。
(沈阳院前急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沈阳急救中心供图)
三、“互联网+医疗”服务全面升级
35家互联网医院上线运行,提供在线问诊、智能问药102万人次,处方流转、送药上门覆盖全市90%以上社区。“盛情护理”平台汇聚3314名专业护士,为3411名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解决失能、慢病患者居家照护难题。“健康辽宁影像云”平台接入20家医院,上传影像数据236.5万例,远程会诊200余例,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省级专家读片诊断。医保“一码通办”“免申即办”覆盖8.2万人次,线上缴费、电子发票实现“零跑腿”,就医结算效率提升50%以上。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智能语音随访系统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供图)
四、“数智科技”引领智慧升级全景展现
以智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为抓手,市民就医更加便捷高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智能语音随访系统,2小时可完成千名患者的首轮外呼并自动识别风险因素,扩大随访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智能VTE(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系统,大幅缩短评估过程至几分钟内,累计完成了超过21万人次的风险评估,出血评估率达到了100%,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前病史采集系统,自动采集病情信息并填充到门诊病历,日均采集患者超过500人,医生书写病历时间缩减过半,极大提高接诊效率。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诊前病史采集系统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供图)
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引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全市19家公立医院实现成本数据治理及动态管控体系,以公立医院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为市级层面医疗管理改革提供"数据底座"。构建覆盖科室、医疗项目、DRG病种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对医疗机构运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深度分析。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精准识别市属医院在资源配置、流程管理等方面的10大类200余项管理盲区。实时预警超支风险,通过DRG病种成本分析,平均住院日缩短1.2天,耗材成本下降4.7%。
作者:规划信息处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泽明
校对:董秀娟
初审:杨皓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