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卫健工作
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急救体系守护千万市民生命健康
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
[字体: ] 打印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是城市公共安全的“生命线”,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福祉。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始终将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作为保障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以体系建设为基础、能力提升为核心、创新服务为动力,推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统筹全市院前急救工作的主管部门,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构建了覆盖全域、高效联动的急救网络,通过信息化赋能、专业化建设、模式化创新,让“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的承诺落地生根,为近千万沈阳市民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一、统筹规划建体系,织密全域急救网络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全域覆盖、精准布局”原则,构建起城乡一体的两级院前急救网络,实现急救服务从“有”到“优”的升级。

在市区层面,以沈阳急救中心为核心,创新推行“独立运行 +网络医院协同”的管理模式,建立急救中心、分中心、急救站三级管理体系。通过科学规划站点布局,目前已在市区设立46个急救站点(含在建1个),其中中心直属站点35个、网络医院站点11个,未来五年还将新增11个待建站点,使中心城区急救半径控制在3公里内,周边区域(含涉农地区)不超过8公里,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县域层面,指导各区县依托县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由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形成与市区网络高效联动的“上下贯通”格局。这种以独立型管理模式为主导的体系,具备反应速度快、指挥调度灵、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为应对大型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实保障。

硬件设施投入同步跟进。市卫生健康委推动沈阳急救中心近 3年持续增加急救车辆配置,目前市区在线救护车达205 台(中心直属184 台、网络医院21台),其中负压救护车106台。每台急救车均配备多功能除颤器、急救呼吸机、心肺复苏泵等10余种先进设备,装备标准跃居国内先进行列,为高效救治提供硬件支撑。

    二、科技赋能促升级,打造智慧急救平台

为破解院前急救“信息孤岛”难题,沈阳市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沈阳急救中心高质量信息化项目入选 2022年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4700 余万元支持,全面升级全市急救信息化基础设施。

项目建成包含120指挥调度备用系统、急救调度生命指导系统等30个子系统,同步完成指挥中心、分中心网络安全设备及救护车车载视讯设备改造。2023 年9月核心系统落地后,实现多项全国领先的创新突破:全国首个双调度体系自动切换模式,120容灾备份电话增至4种,确保调度“零中断”;急救车接入5G网络,患者生命体征、急救数据实时传输至目标医院,打通 “院前—院内”信息壁垒。

目前,该系统已完成19家医疗机构20个点位的对接,目标医院急诊室配备专用PAD 接收急救信息,120指挥中心可实时监控医院急诊动态。数据显示,系统上线后至2024年12月,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从2.9% 提升至5.87%,显著提高救治成效。针对特殊群体,创新推出听障人士微信小程序无障碍急救平台,实现语音文字实时转换;提供 24 小时多语种翻译服务(含英语、法语、日语等),未来将引入AI自动转译技术,让急救服务覆盖更广泛人群。

    三、规范管理提能力,锻造专业急救队伍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以“专业化、规范化”为核心,推动沈阳急救中心打造高素质急救队伍,将“精细管理”贯穿急救服务全流程。

在人员配置上,实行国内最高标准的“5人急救单元”(医师、护士、驾驶员各1名,担架员2名),确保团队协作高效、技能专业。2023年,指导中心针对40余种常见急危重症制定临床路径管理规范,明确岗位职责、优化操作流程,减少现场无效滞留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为科研积累标准化数据。通过分类培训与实战演练,急救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在日常救治与应急保障中展现过硬素质。

2024 年,沈阳急救中心完成24万余人次日常急救服务,承担235项医疗保障、应急备勤任务,出动救护车3637台次、人员10835人次;参与33次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抢救伤员163 人,全部实现零投诉、零差错。此外,每年组织万余名市民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含心脑血管疾病急救、AED 使用等),推动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形成“专业急救 + 公众参与”的良性生态。

    四、创新模式树品牌,构建一体化救治体系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推动沈阳急救中心创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以附属医院为纽带,打造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一体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试验平台,实现急救服务“无缝衔接”,打造享誉国内的“沈阳急救模式”。

附属医院作为院前急救的“延伸战场”,重点强化急重症救治能力,2024年开展PCI483例、冠脉造影286例,通过信息共享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作为国家初级卒中中心,急性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启动率100%,患者到院后10分钟内完成病情评估,30分钟内完CT检查,静脉溶栓DNT中位数35分钟(最短25分钟),远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呼叫即就诊,上车即入院”,让急危重症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高效救治,大幅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强化信息化支撑、提升专业化水平、创新服务模式,让“沈阳急救”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坚实屏障,为推进健康沈阳建设、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医疗应急处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泽明

校对:董秀娟

初审:高兵

审核:崔乐文


主办单位: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2101000009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堤西路529-2 联系电话:024-81054073 邮编:110003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65号 辽ICP备18010395号-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