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沈阳市卫生健康工作成绩斐然,多项卫生健康主要指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2025年,沈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推出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与幸福感。
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纵深推进“健康沈阳”民生工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赛道上攻坚突破: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竣工验收,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服务新模式;《健康沈阳进社区 便民服务暖人心》入选健康中国实践优秀案例;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国粹岐黄、健康沈阳”中医药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火爆出圈;法库县成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基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4.79%,多项卫生健康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向优向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沈阳
2025年,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医疗服务体系提质工程、强基惠民提标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公共卫生体系提能工程、应急急救赋能工程、“一老一小”关爱工程等精准施策,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沈阳。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沈阳市将对1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更新改造,为500所村卫生室配备多功能健康检查检测设备,招聘1000名基层医疗机构短缺专业技术人才,选派100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夯实基层医疗基础,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便民惠民服务也将全面升级。在延续“一次挂号管三天”、门诊延时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计划在市级三级公立医院试点无陪护病房,由专业团队提供24小时照护,切实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同样是工作重点。作为辽宁省唯一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城市,沈阳2025年将全力打造“国粹岐黄 健康沈阳”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百姓“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广泛共识。到2025年底,新建14个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基层中医馆全部配备中医医师,能够开展6类10项中医适宜技术。完成“西学中”培训100人,以及各类中医药技能培训800人次。新增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5个,组织义诊咨询活动100场,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守护人民健康。
作者:姜宛卓
来源:沈阳市卫生健康委
编辑:陈泽明
校对:董秀娟
审核:崔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