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沈阳
健康科普堂 | 儿科专家给您详细解读小儿发热
来源:宣传处 2023-11-16


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这里,儿科专家给您详细解读小儿发热的那些事儿。

一、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为:口温36.2-37.3℃之间,腋温36-37℃之间,肛温36.5-37.5℃之间。凡超过正常范围上限0.5℃时,均可称为发热。体温(腋温)37.5-38.0℃为低热,38.1-39.0℃为中等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腋温为测量体温最准确的,但是测量时间相对较长,对幼儿实施起来较困难。额温因受周围空气的影响,相对不太准确。小孩不配合时,测耳温最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耳道全部堵住以后,再开耳温计,否则体温会偏低。

导致体温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下述为非病理性的因素,时间上,清晨体温低,下午至傍晚体温高;季节上,夏季体温稍高;综合因素来看,喂奶、饭后、运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体温升高,使腋温达到37.5℃。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发热时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与疾病作斗争。一般发热不会损伤脑细胞,大多数儿童由于感染所导致的发热,体温很少超过41℃,这类发热并不会造成脑细胞损坏,导致“热坏脑子”。只有少数孩子由于发热导致惊厥过久而缺氧,才有可能造成脑部的损伤,影响智力。另外,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某些疾病本身就有可能侵犯脑部,如脑炎、脑膜炎等,直接引起脑部病变,但这不是由于发热过度“热坏”大脑,而是由于本来脑子就受疾病影响,所以才会发热不退。

发热时心率增快属于正常现象,体温每增高1℃,心率每分钟增快10次,呼吸每分钟增加4次。

二、发热的处理

发热在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通常孩子(热惊厥病史者除外)的体温未达到38.5℃,且呼吸平稳、神志清楚、面色红润、皮肤弹性良好,可暂予观察,不口服药物,多喝水即可。

1.物理降温法:

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热一般多为非感染所引起,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遵循“热以冷降,冷以温降”的原则,即处在体温上升期时,不能冷毛巾敷。因为体温正处在上升期时,体表需要热量,如果用冷毛巾去争夺热量,那只能让中枢神经给小孩调节更高的温度,孩子的体温肯定会升得更高,所以处在发烧的体温上升期的时候,一定要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孩子肘窝、腋下、腿窝大血管分布的区域。

虽然这样孩子的体温也可能还会上升,但是不会一下子升得太高而出现高烧,甚至惊厥。孩子体温稳定期、下降期可用冷毛巾。体温稳定期,比如说,孩子发烧在短时间内体温一直维持在39℃,这说明发烧中枢介质释放完毕或暂告一段落,孩子的体温进入相对稳定的期间。体温稳定期的时候,可以用冷毛巾或者冰袋给孩子敷一敷头部,或者用冷毛巾擦一擦腋窝、脖子、腿窝等大血管分布的区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降温退烧,也可以避免孩子的体温再次升高。

总之,无论何种方法,均以孩子感觉舒服为准,不可强行,而造成孩子剧烈哭闹。

2.药物降温:

对于年龄在3个月以上的儿童,当腋窝温度≥38.5℃(有热性惊厥病史除外),首选服用退热药,不建议使用物理降温,禁止酒精擦浴。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的小儿选择布洛芬比较安全。购买时最好选择买含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单一成分的制剂。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药物前,一定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服用,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量过大常会使患儿出汗过多而致虚脱,用量太小往往又达不到降温效果。

退热剂不能有效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但可减轻儿童因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对于有热性惊病史的小儿,当体温达到37.8-38.0℃,即应口服药物,以免因体温急剧升高发生抽搐。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宝宝发热时,家属要观察病情,包括孩子的精神状态(嗜睡、烦躁)、颈硬、极度头痛、喉咙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断呕吐或腹泻、中暑、脱水、无法进食。

当患儿出现下述情况需及时就医:如有热性惊厥、免疫系统缺陷等基础疾病,抽搐、3个月以下的孩子超过38℃,体温持续超过40℃的所有孩子,发热时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退然后仍然精神萎靡、病情加重、2岁以下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以上持续发热超过3天。

三、发热的日常护理

1.小儿在发热时要少活动、多休息,多活动会增加机体消耗,影响疾病恢复,高热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2.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少穿衣物,利于散热。

3.多饮水,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同时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还可促进身体有效出汗,帮助降低体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服用退热药后出汗时要及时调换衣褥的薄厚,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衣物,避免身体受凉。

5.夏天环境温度高时,可开空调,调节至舒适温度利于降温,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

6.平时衣着适当,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定期做预防接种,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

   【本期专家】徐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主任。

编辑:陈泽明 冯雪  审核:徐 江